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

整個八月,要來研讀這些課: 

學習和記憶的神經基礎

學習與發育的神經可塑性

語言與思考

腦與認知科學、人類行為學專題

語言處理

人類記憶與學習基礎理論

語言與心智

說出來就容易「自我應驗」,哈哈!

標籤: ocw

與腦相容學習理論與應用 、惟存教育網站

近日閱讀「與腦相容學習理論與應用 」(李柏校長),也認真看惟存教育 網站,有許多主題很值得參考:

專題探索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探索

理性思考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性思考

探究學習 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與思考

網絡探究 WebQuest等學習模式思考與實踐 

        摘錄探究式學習18原則(作者:任長松):

原則1 應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及其相互促進。

原則2 應在多樣化的科目中開展探究式學習。

原則3 應強調探究式學習的多樣化設計模式。

原則4 探究學習應面向全體學生,並關照個別差異。

原則5 應給探究式學習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支持條件。

原則6 問題的設計應首先關注"兒童的問題",面向生活,面向社會。

原則7 探究學習的重點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原則8 探究中要辯證地處理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

原則9 探究中教師首先要充分地傾聽學生。
  
原則10 探究過程中要珍視並正確處理學生已有的個人知識和原始概念,引導學生積極反思。

原則11 珍視探究中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原則12 在探究過程中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生間的相互傾聽)。

原則13 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挫折與成功。

原則14 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

原則15 不僅強調探究中的動手,更要強調動腦。

原則16 不同學段,對探究的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原則17 把探究式學習與現代技術(如多媒體與互聯網)相結合。

原則18 探究式學習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標籤: webquest

WebQuest的 26種設計模版

WebQuest 26種設計模版(摘錄自鄭詩穎碩士論文:WebQuest 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設計研究)

原文請參考:WebQuest Design Patterns

◎Alternative History
定      義:藉由想像歷史事件不同的發展方向,來推測可能影響後世的結果與影響。
教學目標:理解歷史上的重大事情;預測如果事情有變化,那未來將會如何被改變。
適用方式:非常適合用來深入了解一段重要的歷史。並且為了要推論未來,需要學習這項影響社會發展的知識,和了解原因與原因之間是如何交互影響的。
限      制:用在高年級的學習者身上比較適當;或是嘗試用在有迷失概念的學生上。
變      化:在引言就描述一件歷史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或是揭露一段過去重要的時刻。

◎Analyzing for Bias
定      義:從某些陳述意見與看法的媒體中分析它的訊息,並且清楚地建立自己的觀點,然後說明媒體的影響。
教學目標:教導社論、政治漫畫、廣告宣傳的結構與變化;教導分析這些訊息的方式,並且運用這些呈現手法來表達自的的看法;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分辨論述的可靠性;識別先入為主的觀念;選擇與評鑑第一手或第二手資料。
適用方式:運用在可快速閱讀的資料上。不一定要文字形式, 視覺形式也可以。
限      制:不可以用需要長時間閱讀的資料。
變      化:假設學習時間不構完成整個活動, 那麼可以有兩種作法:「第一、在進行完資料分析與討論後就停止。第二、提供學生社論、政治漫畫、廣告宣傳的結構要素,請學生將自己的想法運用這些形式表達。」

◎Ballot
定      義: 扮演一個投票者,告知你會如何投下這一票,以及原因。
教學目標:了解選舉時的候選人與相關議題,並且了解投票者的需求。
適用方式:可以用在過去或是將要舉行的選舉,真實或虛構都可以
限      制:有些沒有名氣或是小鎮上的候選人的資訊,可能會比較難取得。
變      化:可以虛構一個選舉;或是在上自然或經濟課時學習用投票來進行環境、消費等議題的討論。


◎Behind the Book
定      義: 透過網路學習更多文學著作背景的時代與地點。
教學目標:深入了解ㄧ本文學著作的背景。
適用方式:可以與故事、小說、戲劇的閱讀結合。
限      制:文學著作的背景時空必須是真實的,不是虛幻的。
變      化:可以與許多不同的任務結合。也可以以一本文學著作做為學習資源,統整其他課程。


◎Beyond the Book
定      義: 加深學生對文學著作的認識,以及了解如何進行原創。
教學目標:發展創造力;擴展學生對文學著作中的角色、情節及背景時空的理解。
適用方式:可以實施在虛構的文學著作中。
限      制:必須帶領學生更深層的文學創作學習,而不是只在於表象。
變      化:描述結局的特色是什麼;從不同的觀點來撰寫其中一章;創作不同的結局;在不同背景下重新架構故事內容。


◎Collaborative Design
定      義: 解決衝突意見, 並且在有限制的條件下一起工作, 設計出一個計畫、政策或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學習議題中相關的訊息,如同將參與者的意見做關聯;學習建立共同看法;學習在有限制下發展一個計畫。
適用方式:可以被用在發展一個有爭議議題的計畫, 如土地利用、建築新建計畫、政策制定等。
限      制:這個模式應該只被使用在當衝突會影響結果時。
 

◎Commemorative
定      義: 決定一個適合的方式來紀念一件事或一個人。
教學目標: 深入的學習一個人物或機構或事件, 並且慶祝; 判斷哪一個是重要面;學習如何呈現摘要在表格中。
適用方式:最適合用在社會學習領域。也可以用在語文領域的作家、特色、職業學習上。或是自然與科學領域的科學家、重要發現的學習上。
限      制:「紀念」一個人或一件事通常都是很複雜且多面的, 而且常常會有爭議。
變      化:小組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主題來紀念; 或者可以指派小組運用相同或不同的媒體進行「紀念活動」,或是讓她們自己選擇;也可以將學生的成果組合成一個紀念公園的形式呈現。
 

◎Comparative Judgment
定      義: 使用你自己發展的評量對人、事、時、地、物進行排列。
教學目標: 學習如何比較跟對照;學習思考「值」的概念。
適用方式:在任何實體情境下與其他標準比較。特別是這個標準是可以讓學習者澄清思考的。如排列城市的生活品質。這個模式特別可運用在專業發展上,如將書籍好壞排列。
限      制:不要只使用制式的程序與機械化的評量來排列事物。
變      化:可以提供一些評鑑的標準給年紀較小的學習者, 或是幫助學習者發展自己的評鑑標準。
 

◎Compilation
定      義: 將知識編寫成別人可用的形式。像是食譜或字典等。
教學目標: 廣泛的學習某知識, 並且組織其架構; 分辯什麼是有價值的, 什麼事沒有的;強制組織訊息,讓讀者感到有意義。
適用方式:可實施在資訊有獨特的內容呈現方式, 以及有大量的資源可以取用。(如食譜、野外生活指引)
限      制:不應該使用形式太長的資訊。
變      化:可以與分析任務結合; 要求學生在總結時加入自己的分析, 陳述自己組織資料方式的理由與說明個人的觀點。
 

◎Concept Clarification
定      義: 經由實例調查和確認重要與不重要的要素來分析抽象概念。
教學目標: 對於抽象概念進行分析, 深入了解它的意義; 界定抽象概念的範圍與認識迷失概念。
適用方式: 可以備實施在許多社會領域及人格發展中相關的抽象概念上。如英雄主義、勇氣、永恆、自由、愛國主義、寬恕及民主制度等。
限      制:盡量運用抽象概念在這個模式上,不要使用易於理解的概念。
 

◎Concrete Design
定      義: 在有限的資源、特別的目標下,進行空間的設計。
教學目標: 發展一個領域下可供選擇的項目的知識(如不動產牽涉到的知識); 學習如何在有限制的條件下作好的解決方案; 提供學生練習計算與量化、法令、經濟的規則,以及其他權利活動的範圍。
適用方式: 發展一個可行的模式在一些已經被事先要求的條件下, 如修整一間房子、安排一個活動等。
限      制:必須要求學生向一個工程師或建築師一樣的解決問題。創作一項藝術品就不能放在這個模式下實施了。
 

◎Exhibit
定      義:在一個空間中去展示物品,學習要展示什麼及如何展示。
教學目標:理原則解釋為何這些物品要被展示。
適用方式:運用在任何領域中可展示的工藝品,可以是歷史上有趣的古物,或是生活中的物品。在這個學習中,重要的事學到如何在展示中組織這些物品。
限      制:必須要探討選擇展示物品的背後原因,而不是變成只在「我喜歡」這個層次下。
變      化:任務的指派可以更接近真實,譬如在展場、新的博物館、植物園、遊行等。
 

◎Generic
定      義:假若找不到特定的教學模式,可以參考這個。
教學目標:告訴你一個WebQuest 包含哪些部份。
適用方式:可用在任何可以探索的內容上,但是必須學習高層次能力。
限      制:不應該用在內容的知識屬性是屬於程序性與事實性類別的。
 

◎Genre Analysis
定      義:分析特定的流派形式,並且模仿其形式與創作一個新的作品。
教學目標:教導一個流派形式的結構與變化;讓學生了解可以被別人理解的寫作是基於一些既有的慣例;教導分析與觀察的方法。
適用方式:運用在可快速閱讀的資料上。文字形式(民間故事、寓言故事、打油詩、笑話、謎題等)或視覺形式(社論漫畫、宣傳廣告、電視廣告、郵票)都可以。
限      制:不可以用需要長時間閱讀的資料,還有流派的形式不要太簡單化。
變      化:假設學習時間不構完成整個活動, 那麼可以有兩種作法:「第一、在進行完資料分析與討論後就停止。第二、提供學生流派形式的結構要素,請學生將自己的想法運用這些形式表達。」
 

◎Historical Story
定      義:應用故事寫作的原則將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生活改編為戲劇。
教學目標:教導短篇故事的寫作要素,並且應用寫作要素將歷史事件戲劇化。
適用方式:可以應用在以語言領域與社會學習領域為中心的課程上。也可以當作一個評鑑工具,用來評鑑組織技巧的使用、文章段落的應用、研究技巧及出版物等。
限      制:角色數量與背景都會有所限制。
變      化:學習結果發表可以是一齣戲; 或者進行一個短篇故事比賽; 要不然就是三人為一組,各擔任不同的角色。如:作者、研究者、編輯者;教學內容可以強調兩種不同的面向:「歷史研究或文學形式」。
 

◎In the Style of…
定      義:形成自己對特定藝術或藝術家的理解藉由創作一個類似形式的作品。
教學目標:發展對一個藝術風格的認識並且應用它。
適用方式:可以應用在繪畫、記敘文、詩詞、戲劇、音樂或建築,而這些風格最好有清楚的界定,例如巴洛克音樂。
限      制:製作作品必需與學生的能力相近。
變      化:可以只深入了解一個風格,或是選取2~5 個風格來了解。
 

◎On Trial
定      義:學生對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衝突情境進行審判活動。
教學目標:通常學生會扮演一個角色完成一項判斷任務; 學生必須發展自己的評鑑標準,並且解釋它。
適用方式:可以用在任何學科上,但是用在中學或高中以上的學生比較適當。
限      制:審判的團體通常都很大。審判不能有個人偏見。網路上的防火牆可能會阻擋搜尋。
變      化:可以在雙方設置辯護律師。
 

◎Parallel Diaries
定      義:寫出特定時代或地方,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日誌, 呈現其相似與相異處,並且保有共通結構。
教學目標:比較與對照歷史上兩個個體、地方或時代;發展個人看法。
適用方式:應用在兩個有類似情境的事件上, 如珍珠港事件與911 事件。應用在同一個時空背景卻有不同的生活。
限      制:不要使用不有趣的主題,或是沒有不同點可以觀察。
 

◎Persuasive Message
定      義:研究或分析一個主題、看法, 並且建立具研究基礎且有說服力的訊息,嘗試動搖他人的立場。
教學目標:閱讀: 從閱讀中產生與議題相關的研究問題, 分析、評鑑、整理第一手或第二手資源擴展想法。
適用方式:可應用在任何研究的領域上, 學習者必須採取一個立場, 然後有效的說服他人。
限      制:所選擇的議題或領域不要太廣泛。
變      化:可以用一個質疑的角度進行活動設計。
 

◎Policy Briefing
定      義:組織ㄧ個政策會議,從不同的觀點討論全球議題。
教學目標:應用適當的面談技巧; 傳遞具說服性的論點; 從歷史解釋、研究報告、證據或觀點傳遞推論或說明性的闡述; 教導溝通的藝術。
限      制:不應該被應用在需要衝突解決技巧的高爭議性問題上。
變      化:可以加上解決問題的元素, 強調學習者必須了解他們相同點與不同處。
 

◎Recommendation
定      義:提出團體建議以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建立學生一但問對問題時, 可以運用研究、妥協與共識建立技巧來解決問題; 發展個人看法與團體建議從重新檢視想法、理論與各方觀點。
適用方式:當課程議題有好幾個不同面向時。
限      制:缺乏資料、太情緒化與太有爭議的議題都不適合。
變      化:1. 建議書的形式不限。2. 學生可以在團體建議中附加個人看法。
 

◎Simulated Diary
定      義:從個人觀點撰寫有關特定人物、時代或地方的日誌。
教學目標:了解特定人物、時代或地方,並且發展個人觀點。
適用方式:可用在社會學習領域與語文學習領域。
變      化:同一班可以撰寫同一個人在不同生活狀態下的不同版本; 或是同時代下不同的人。
 

◎Teaching to Learn
定      義:設計一課來教一個與你不同的學習者。
教學目標:藉由必須教別人,而要深入了解一項知識。
適用方式:請學生當成是老師,決定在課堂上要教什麼與如何進行。
限      制:不要將課程標準放進來,也不要學生設計一個大班級的教學。
變      化:除了面對面教學, 學生也可設計一本作業本、錄影帶、網站等。並且提供學生給設計者回饋的機會。
 

◎Time Capsule
定      義:在時空膠囊中放入一些特定時代的工藝品。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探索一個時代,或是判斷該時代的重要活動或產品。
適用方式:應用在歷史學習上。應用在增加對文獻的理解藉由苦心研究。
限      制:可以轉向不重要的方向藉由關注有形的物品。
變      化:用e-bay 找尋過去蒐藏的物品。
 

◎Travel Account
定      義:做一個有可能會被執行的旅行預算。
教學目標:發展特定時代或地方的知識;以及練習記敘文寫作。
適用方式:可以被用在現今的地點。或是來一趟歷史之旅,只要資源可以取得的話。
限      制:除非那些想像的地方,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紀錄,要不然就不能進行這項活動。
變      化:可以與「旅行計畫」模式結合。要不然就是提供旅行計畫或旅行的限制與目的,給學生進行預算的設計。
 

◎Travel Plan
定      義:在限制下設計一個旅程。
教學目標:教導特定地點或地方的事實性知識;學習控制預算與時間;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適用方式:用在社會學習領域學習地方知識上,也可以在虛構的文學名著中或歷史上有人曾經住過的地方來進行探索。
變      化:如果有足夠的資訊(包括預算), 是可以設計一個到過去旅行的計畫;也可以設計一個班級旅行。


 

標籤: webquest

WebQuest的12項任務分類說明

      WebQuest的12項任務分類說明(摘錄自鄭詩穎碩士論文:WebQuest 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設計研究)

原文請參考: WebQuest Taskonomy

各任務依次為:

◎類別

定義

要點

◎口語表達任務(retelling tasks)

讓學生陳述對知識的理解, 提供口頭報告的機會,是WebQuest 中最常見的任務類型, 而且可以和其他11 種任務做結合。

好的口語表達任務,不是要學生在網路上找答案然後回答問題,而是要學生從眾多資訊中擷取摘要、去蕪存菁的能力,以完成最後的報告。


◎編纂任務(compilation tasks)

學生可以將不同的資料有系統、有結構的編輯, 提供給特定的觀眾使用。

編纂任務是要求學生要有「資訊轉化」的能力,然後用不同的方式重組資料並改寫。還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己轉化資訊時的模式與原則。在這個任務中可以培養組織、集合及改寫資料的能力。

◎推理任務(mystery tasks)

這個任務本身就是一個謎題或是偵探故事。

好的推理任務設計是可以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資訊中去推論及歸納,然後來解決謎題。此任務的優點是可以增進學生的興趣。

◎新聞記者任務(journalistic tasks)

讓學生取得事實性的資訊, 利用新聞寫作的手法組織這些資訊。

訓練學生在進行報導性寫作時,採用正確的事實,建立報告的正確性與公平性,將個人偏見降到最低。

◎設計任務(design tasks)

在有限制的條件下, 請學生設計一個產品或行動方案。

設計任務的關鍵元素就是要提供真實的限制,如預算等,並且告知學生使用的對象。更鼓勵學生在限制底下展現創意。

◎創造產品任務(creative product tasks)

在老師規定的形式與限制下完成創作。可能是一幅畫、一首歌、依張卡片等等。

和設計任務一樣,「限制」也是其關鍵。但是這裡的「限制」指的是特定藝術家的風格、一種慣例、或是尺寸的限制。

◎共識建立任務(consensus building tasks)

學生必須在團體中整合不同的意見,建立互相的共識。

好的任務設計是要求學生接觸不同的觀點與意見,然後經由小組討論建立共識,提出針對特定團體的報告,如白皮書或是推薦函等。

◎說服任務(persuasion tasks)

從學習中發展足以讓人信服的看法,並且可以動搖他人想法。

可以與共識建立任務相結合,兩者不同在於,說服任務是要對外部對象進行想法的溝通。

◎自覺任務(self-knowledge tasks)

進行自我了解的任務。

會使用這項任務來進行設計的主題範疇大約在道德、自我肯定、藝術欣賞等等,答案都是很個人的,主要就是發展自我概念的。

◎分析任務(analytical tasks)

分析知識中哪些概念是相關聯的。或是相關知識的異同處。

一個好的分析任務必須很清楚的看出其關聯性。

◎判斷任務(judgment tasks)

從不同的選擇中,做出決定。

通常指派學生扮演一個角色,然後提供或幫助學生擬出做決定的標準,進行判斷。

◎科學任務(scientific tasks)

讓學生了解科學實驗室如何進行的。

在科學任務中教師會安排假設,然後學生必須從資源中去檢測假設,最後以科學報告的形式呈現結果,並支持假設。

 

標籤: webquest

WebQuest「規劃一項展覽」示例

      這是提供老師模擬WebQuest「規劃一項展覽」的例子:
一、引言
      您應國中小家長協會邀請,針對中小學生學習的需要,利用數位典藏資源設計一個展覽活動。

     家長協會代表認為目前在網路上的不當資訊過多,造成對學子身心的不良影響,而現有網路資源中,特別針對中小學學生學習的補充資源裡,國家工部門的數位內容有很多參考資料庫。希望藉由您所設計的的展覽,凸顯社教博識網與數位典藏資源可以吸引學生參與,或是與既有學習領域的主題,有哪些可以結合的地方。


二、任務
1.您規劃的展覽形式,可以在學校教室裡,利用海報、學習單或是電腦展示型態。
2.參觀展覽的家長與學生,能在現場體驗數位典藏資源對於學習的幫助,也就是展覽現場,必須規劃動態式的體驗活動。
3.能邀請參觀群眾進行問卷調查,看看他們對於展覽的感受與心得,可以提供這次展覽與數位典藏資源的建議。

三、過程步驟
      這裡的步驟建議,只是供您參考,您可以獨力完成或邀請伙伴一起參與。
1.到社教博識網、數位典藏相關網站瀏覽:各站計畫簡介、金銀島、創意計畫、得獎教案等。
2.提出展覽企畫書:包括簡單的展覽形式、主題與相關支援的需求書。
3.預備邀請哪些人來參觀?如何邀請並希望提出有機會確認他們能出席的聯絡與互動方式。
4.針對你設定的主題加以陳述,並強調你之所以如此安排的用心考量為何?
5.針對展覽形式做進一步的說明:場地的安排需要哪些?例如電腦數量、擺設,當時是否需要網路連線,以及相關人員調配的規劃等。
6.針對活動安排,可以設計什麼樣的現場體驗活動,若你知道其他地方同時也在展覽的話,有沒有可以進行遠距視訊連線的機會?
7.寫下你對這個展覽的品質控管構想、預設參觀民眾的滿意度,並將這些描述轉化成為檢核表與問卷形式,以供後續使用。


四、網站資源連結
教育部社教博識網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訓練推廣分項計劃

數位典藏金銀島

五、評量
      您可以在設計過程中,藉由檢視自己作品的成熟度規劃一張檢核表並加以填寫。對於最後是否採納您的設計規劃,都將由家長委員邀請專家依據相關內容進行檢驗。


六、結語
      謝謝您用心完成這樣的展覽企畫,對於想要真正推廣這類活動時,歡迎提出對於相關單位與成員的務實建議。
 

標籤: webquest

三信三活

      這樣的想法,是前幾週協助高雄市三信家商『微軟未來學校』的ePBL課程時,在高雄逛百貨公司的馬路上(從大遠百走到夢時代,哈~)想得完整的。

      您可以看待自己與組織、他人的關係,我則是先期許老師們自己與科技(主要是電腦與網路)的整合延伸。

三信是自信、相信、信賴、三活是活腦、活力、活絡

      自信:對自己要有信心,尤其在嘗試新的科技應用方面,至少對手機的使用應該不會恐懼吧,那也給自己一些時間,找到與科技好好相處與善用的策略。

      而且還可以相信的是:科技產品是愈來愈簡單便宜而功能又強大的(所以先買先享受,早買別後悔)。想著『如何利用他們來幫助我可以表現得更好?』,在可能的範圍中,駕馭活用,也不要過度依賴,就能利用科技展現自己更全方位的教育愛與力量喔!

      這樣,我們(包括你我與教師社群)一齊能提供學生與家長更好的信任與依賴

      活腦:同樣地,賞玩科技的過程裡,一直享受那種『更加聰敏、靈感湧現』的興奮時光,善用這樣的機會,也把自己的教學流程重新檢驗,尤其在班上,您一定最少加台電腦,雙腦並進,才有機會與全班數十顆學生腦袋進行更好的教學探索。

     活力,指的是應用資訊通訊科技輔助教學,慢慢體會那種『適度施力、用對槓桿點』的感覺,您會愈省力卻更有效喔!同時力量源源不絕而來,讓您又可以『力更多、願更大!

      活絡,則可以涵蓋與串通網絡(自己與其他老師、還有學生之間),把大家的腦袋、力量都做更好的串連集聚,讓每個自己都幫人成功!

當然,若在由老師出手幫學生也來感受與練就這樣的三信三活,那更是在數位時代值得帶著走的能力呢!

網路平台的學生帳號編配考量

      每一學年的網路教學平台規劃,針對學生登錄帳號的批次建立,可以利用

(1)學號,該生在本校多年都是同一帳號,
(2)班級座號,隨著每學年更換一次帳號

『該年、當下使用最直覺方便』,我決定以本學年的班級座號為帳號。

人的考量:
      管理者還是要重先編班:哪些學生對應到哪些課程,新學年就要把學生學號對應新的班級座號來處理,即使有欄位參照,但還是要費一番功夫。


      教師,尤其是科任教師,通常能對學生加以區別的,班級座號最為方便,尤其在電腦教室上課也多按案座號排列位置。
同時,一位導師擔任多門課,一位科任教師擔任多班,再加上網路課程可以全校共用(或是視需要各班一門課也可以快速備份複製),在安排教師、學生與課程的關係時,管理者處理就很方便。此外,相關的校隊、社團或是志工課程、家長會編組等,也都是以學年運作的基礎。

    您以為學號多年不變,學生都不會忘嗎?呵呵,至少小學生是不太可能的,加以老師也不見得知道該生的學號。若是用班級座號就沒問題,頂多處理密碼的部份。


平台維運:
      我是搭配每學年直接另建一次平台的,以現有Moodle為例,另建一個資料庫與資料夾,就等同於蓋了一所新的網路學校。
這其實也可以合理解讀:在實體現場,去年上課的教室和教學歷程、作業成績,有可能在今年的教室中看見或時常需要取用嗎?應該很少或甚至沒有吧!在網路平台上,只是相當於回到『去年那個班』可以了。學生的作業、歷程紀錄,費些心來整理也沒問題。老師們的分享,也只要將某年課程加以匯出,並匯入新學年平台,再稍加調整即可。加以若是全校e化比例高,大家都回到『那一年』,還可以單純地、看見完整的歷程全貌。
      每年另建一次平台,還可以配合平台改版更新(Moodle的改版頻率是高了些...),系統穩定與資料庫的負荷也單純些。

      若是同一平台持續運作,我立即想到的是課程分類的困擾:我大概都用『幾年級什麼課』來編,跨多學年就要再區隔是哪一學年,同時,學生以學號登入時,可能看到多年來他所有參與的課程,容易搞混。

      依我預劃,國小中高年級或是國高中,每位學生在校使用網路平台的機會最多四年,每年獨立處理起來比較單純。


標籤: moodle

tpck12(十)展望:感心創新齊步遊

      若有感覺或被感動了,就要敢動、趕快動!

◎行政、督導、校本混成模式
      教育行政的執行,有賴訪視督導,直到學校本位的整體串聯才有績效產生。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宣達、教學理念的通透與貫徹、激發教學熱忱與精進,非靠所有參與成員連心與數位網路之協助不可。

◎同步利基協同交流

      北縣地大人又多,會有長官、專家有心卻跑不遍的困擾!可以利用網路同步會議功能,行政聯繫事宜、訪視報告甚至教學演示觀摩,都可以適時採用網路同步視訊方式。而規劃校際交流與跨國活動,也可以讓師生體驗另一層網路教學的便利與魅力。

 
◎產官學研合作企劃
       教育部的資訊教育白皮書公佈在即,數位學習國家行計畫也有中小學數位學習推廣方案,在北縣既有的網路教學推廣經驗與基礎上,還能結合產、官、學、研各方,引進更多適合全縣師生的資源與活動模式,尤其在數位典藏、資由軟體與開放式課程、新住民議題、社區大學方面,多有教學創新的機會與舞台。
 

還有結語:

E=MC2
賞玩創意(思路)、cyber(網路),和大家教育世界,造出如何走不同的馬路!
◎因為有戀舊、感動地集體回憶

◎所以能練就、敢動成數位優勢

標籤: 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