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fiito~全人類都愛的塗鴉分享平台

      這學期每週一下午到師大上課,都有來自各方專家的專題演講 ,讓我每週都有新的資訊和收穫。而明天的主題是『fiito 線上繪圖平台及其教學應用』,先前往fiito網站 看看~榮獲2010 Ideas Show評審大獎,是個簡單、有趣的塗鴉分享,提供很多工具,讓你隨意塗鴉,還可以製作成趣味動畫。

attachments/201010/7963075876.jpg

      申請帳號後,試玩一下,我先想著與其他軟體或平台比較而預先提問,也為明天聽講預習。
最感到優勢的體驗:即時手繪與過程播放!以後使用者一定會想用手寫板,而且寫過畫過的,還可以調速度重播耶!以前用過許多的螢幕錄影軟體(如wink、captivate、camtasia),或者如JoinNet的線上白板、同步視訊功能(以前的教學影片 ),讓我想到可以動態直播展現、多人合繪嗎?或者邀請讓對方畫、非同步接續?(這裡有個人獻醜作品 參考)

      我試了iPod,呵呵,畫面動也不動....Flash作品在apple上還是有挑戰啊~將來可能有專屬app嗎?另外在window mobile手機上使用,畫面小就得移得很辛苦...。

      既然可以將作品分享到各平台,那麼,有提供api開放嗎?可供內嵌block應用嗎?可不可以有網路機器人或知識圖的自動生成?

      此外,我也想到可以引用相片來加註,會不會引發版權與隱私、尊重爭議?此外,可以有即時網頁螢幕擷取、即時webcam拍攝的繪製功能嗎?發展擴增實境應用的機會?

      最後想的是聲音與互動。可以利用雙向螢幕控軟體、語音對話、過程可以錄音嗎?以及可以播放、匯出入影音資料?轉成swf或影片?可加放互動按鈕嗎?

      再來想些應用,若可以批次建立帳號更好~我想到的是孩子們玩塗鴉、實驗設備加註說明、校園實景的真人漫畫、花博介紹講解與基測考題講解。當然,也會與其他軟體或平台混搭加工應用。

標籤: fiito

研究『博覽會』,會『博覽』研究

      今天是上海世博 閉幕日,昨晚睡前,我特地再翻看世博開幕前一百天,我在上海的自由行 筆記本。那時曾寫到『世博、花博』,今天可以在機場玩接力遊戲~當時尚不知松山、虹橋機場何時將直飛,當然也不知松山、羽田機場會從今天開始直飛。

      當時在上海看到的是個『大工地』,我有很深『城市,真能讓生活更美好?』的困惑,也在筆記本裡寫下『五都都舞』的期許:我的城市因升格,如何可以更美好?看這幾天各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都很有『新聞衝擊力』,看來,想連結起在競選與升格中有關美麗、幸福、超越、堅持的口號,及其未來實踐實況,仍需要所有市民的認真投選,才會有好的新開始吧!

      研究『博覽會』,上海世博是一場,台北花博第二場,今天,也去逛逛研究所博覽會,哈哈~
      上午先K書,中午時分逛逛。看看各校系所的招生宣傳,是吸引投考或是提供學子、家長深入瞭解?這樣的博覽會形式可以如何改進?此外,趁機觀摩各系所的專長領域,強項,我也能想著與自己的教學、研究的結合機會。

      不過,還是提醒自己~會『博覽』研究更重要。

      目前開始看期刊摘要 ,再鎖定先以2010為主要範圍,看看各期刊、各篇paper的主題、涉及範圍、研究方法與結果、建議。我都覺得光是以各篇研究的『國家地區』、還有『標題』做個整理,就很有『博覽世界』的精彩呢!我也認真看了些『研究設計』的書,想建立自己研究的學思疑問探 SOP。

      研究(research),就是再搜尋,認真與用心,總會看出不一樣與精巧之妙。然後提醒自己(remind),再設計(redesign)與創執 ~as sure as possible!

      今晚看上海世博閉幕,也開啟玩台北花博序幕的ePBL

標籤: 世博 花博 epbl

Paper、作者與我的ASSURE相通機會

      我想藉著看paper,來看通作者與我自己之間的關聯。想到ASSURE,可以持續千篇一律 喔~
      一篇paper,來自作者投入一段時間的探索與研究後,寫作成篇,再經由投稿、審核後,發表於某期刊上。經過一段時間,我有機會看到、感興趣也投入時間研讀。我看的文章仍多與教學實踐或研究有關,所以也會試想一下作者進行此研究的ASSURE流程(調整一下就相通了~A:分析學習者,S:撰寫學習目標,S:選擇媒體與教材,U:使用方法、媒體與教材,R:激發學習者參與,E:評鑑與修正):

      研究對象、預期目標(通常是因為選用或採納某種教學科技與理論、策略之整合的流程),實驗的方法、實施、研究資料的收集、分析與發現,對於學習成效、採用科技或研究(者)的評論。

      這樣,我在看paper的時候,就彷如從作者的角度看他的『現場』(主要以研究者身份而言),同時,也會回想自己的『現場』(目前以教學為主,未來還會加上研究角度)。接著,思考兩邊的研究對象(學習者),還有paper裡的環境、科技應用、研究方法等,我也可藉以學習、再檢視自己的理解與新連結之可能。有時候倒不完全只為了研究,反而是印證自己以前想法的可行與成熟性,或者多了些可以在教學現場嘗試的好點子呢!

      此外,同一個『我』,可以盡覽許多作者的現場和研究想法,如此在相似主題或者跨層級題目的探討中,也給自己多了混搭發想的激盪。
      雖然,距離自己成為paper作者,可能還需要一段時日,不過,有現在這樣的領悟和持續而行,相信有這樣『未來完成式』想望的研究旅程,總是可以一路愉快自在的!

標籤: assure

野人獻曝~TiddlyWiki整理Papers 分享

      接連好多天晚上的努力,終於把9份期刊的歷年(2007~2010為主)各篇標題、摘要與期數作成TiddlyWiki檔案,也許有同好需要,就一起分享吧,建議利用Firefox瀏覽喔!(zip擋下載 )望著9個html檔,提醒自己進一步流暢閱讀與摘記整理喔!心血來潮地數一下~超過2500篇呢!沒關係,只要在自己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中,找到關鍵幾篇或是想法就好,可別妄以為可以全看完呢!


      倒是在整理過程中,有些小心得:大致看過標題與關鍵字,愈能建立一份『數位學習、科學教育』的大圖像呢~作者們談什麼、提出什麼問題、如何設計實驗、以怎樣的邏輯鋪陳開展、又何如何在摘要的短短幾百字裡表達?
      偶有看見讓自己眼睛為之一亮的標題、或是刻意地找自己想看的議題、或者有台灣學者的發表等,愈看愈有味道呢!
      想來也有意思~從2007年開始整理,也正是『大學塾』開始經營之時,這樣的『同軸多軌』,讓我多了一次回顧檢視的機會。又或者看各國探討有關性別、數位原住民、科技資源應用與政策規劃的相關文章,也可以拿來和國內推動實況做一番交叉比對喔!

      再來分享一下使用TiddlyWiki的便利:
*DefaultTiddlers我先預放最新一期的文章標題,點選後即開啟該篇摘要(有些期刊網頁有提供引用、關鍵字與作者資訊,我主要以最簡便複製貼上為原則)各篇也可以方便關閉、關閉其他與編輯(標題、本文、標籤)、刪除。
*全文檢索,可以把內含相關字詞的篇章表列出來,也把該關鍵字標色,這樣有興趣找尋某個核心概念的文章,就很方便在此Tiddlewiki中處理。
*想針對摘要進行整理的話,可以直接『編輯』,同時在標籤欄可以自由加上自己的標註,這樣在『分類』書籤頁就可以馬上看到。而自己最近看的文章或編輯過的,也會排列於『最新更新』上面。
*有需要的人,再自己把『MainMenu』進行處理喔!
*若想到有其他事待辦,或者為自己當下的努力寫點心得,就可以利用『新增日誌』、『新增文章』來發表,不必另外跑出別的軟體介面。

attachments/201010/6205715742.jpg


      建議您先備份一份,然後就可以編、刪玩玩看,zip裡多了一個blank檔案,可以供您自行運用喔!

      在此特別聲明:這兩天我嚴肅考量是否分享這些資料,但想到也許有人與我一樣,對這些領域的研究有興趣,所以還是請各位要尊重並感謝原作者與各期刊他們對於提昇教育事務進步的努力與奉獻喔!而張貼與複製過程中,若可能失誤之處,也先請大家見諒(您可以立即編輯....)。九份期刊如下:

*Science Educ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c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我的後續應用:
       除了摘要的整理速覽,還要加上是否把全文pdf檔案下載、是否列印,我也想利用tag來方便整理。接著,還要試試流暢排程與小單位精讀、筆記整理的作法。哇哈哈哈哈,這樣對我而言,至少多了一點『GAME 』的玩想心態,也就可以樂研許久呢!

『台北花博行』App

      今天郝市長宣布啟用「花博行」智慧型手機導覽系統~iPhone 及Android系統都有喔!(新聞

attachments/201010/9442446160.jpg

      之前找了幾個國家的博物館、文化展、動物園等免費導覽的Apps,正想說怎沒有花博的啊~今天果然上場了!等玩一玩再來個比較!

標籤: IPOD

我家在『新泰圖書館』旁邊喔!

      我家在新泰國小旁邊,『新泰圖書館』近日開張,趁晚餐後到那裡讀書一番。坐在這裡的心很靜,即便路上的競選宣傳聲響不斷,偶也有散步路人往窗內看,不過,就是可以靜下來好好書寫呢!

attachments/201010/4867222880.jpg


      找到『如何閱讀一本書 』,可以與近日研讀paper的規劃做一番印證。作者提及閱讀可分為四個層次:基礎、檢視、分析、主題。我先摘錄提醒自己的重點:

*進行主動閱讀~思考下列問題而出手: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主題閱讀五步驟:
1.找到相關章節~你所關心的主題才是重點
2.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3.釐清問題
4.界定議題
5.分析討論

      我再針對作者所言的『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加以補充:在『分析』閱讀層次,作者提醒我們要找出與書本作者的共同語彙、判斷其主旨、贊同或反對他(她)。所以到了『主題』閱讀層次,是為了自己的目的與意義探尋,所以要能持續鍛鍊地反轉自己與書中作者的關係~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歸結起來,還是不斷持續『問出好問題 』~把作者(寫作)心中的問題從著作中反推描繪出來,也把自己行為(閱讀)背後的問題做個對照交集,這樣,相信就容易交融了。

      看看近日整理數百篇的期刊標題和摘要,藉此參照回顧自己的經歷、想法與現今教室裡的實務和發現,然後,自然能進入後續階段~做好研究設計、建立寫作的目的與問題、主題大綱、文獻引用....,依時依心前進。

      閱讀,會持續帶來生命和心智的成長;也是一種時間活用的投資藝術喔!

利用Tiddlywiki整理Papers

      我一直想找一個好的閱讀、筆記整理流程,並希望提供方便的分類、搜尋等功能。所以,把此事當成自己的PBL!

任務:
      你要幫忙設計一個期刊資料整理流程,提供學習者能在認真閱讀與筆記之間流暢整理資料,並可與原有文本建立關聯:可建立tag、可搜尋、可有時間標籤等。

      軟體類,如Freemind、Excel、Word,而這些連同原有的PDF檔,都可以放入Keystone裡,還可以錄音喔!當然,Firefox的Scrapbook和Easy Drag to Go是一定要的啦!
      網站類,需要連網的是Google,連不連網都可以的是Moodle與F2blog,以及Tiddlywiki

流程規劃:

      我的初步目標是『瀏覽各篇摘要,參照建立圖像與細讀規劃』,試了各種組合,這兩天大概有了『自我感覺流暢』的作法:
1.使用雙螢幕,兩邊都開Firefox,左螢幕左列開啟Scrapbook裡的期刊標題頁
2.一期一期處理:拖拉放出各篇的摘要到新分頁,選取複製後,貼在Tiddlywiki的新增文章
3.再將引用寫法貼在本篇的摘要下方,從中將文章標題貼到Tiddlywiki的標題欄
4.標籤欄先加上期刊的Volumn、Issue數字組合碼,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也另加標籤

attachments/201010/2290815537.jpg attachments/201010/8546274820.jpg

      在左右螢幕間複製、貼上與編輯過程中,發現TiddlyWiki的操作動線,是『最精簡滑鼠路徑』的喔!這樣整理期刊摘要的效率頗高,想看同一期的多篇、或是利用標籤、全文檢索,都可以在TiddlyWiki同一頁面上呈現資料(各篇開啟、關閉也方便!)。同時,搭配閱讀文章時若需要寫筆記,也可以一併整理在Tiddlywiki上。我把一本期刊儲存成一個Tiddlywiki檔案。

      接著開始細讀各摘要,等到第一階段工程搞定後,我預計再用Moodle討論區來整理~原始檔案夾檔、關鍵字句畫記,當然也期盼將來有研究同好共讀某篇,大家分工合作或組成讀書會般地合作筆記。
      此外,這些做好的Tiddlywiki檔案也可以擺入Keystone、嵌在Moodle裡,不至於重工。耶耶!下雨天不能到處跑,認真研究!




12個App玩賞影片分享

      這是幾週前錄起來放上YouTube的影片,選了不同的應用,在面板上點、敲、拍、搖、夾、畫、推....,各有巧趣與驚喜喔!

1.Tic Tac Toe ~圈圈叉叉遊戲

2.New York 3D Rollercoaster Rush ~雲霄飛車

3.Video Science for iPad VideoScience ~科學實驗影片

4.NASA App ~NASA資訊介紹,官網介紹更多喔!

5.Paper Toss ~丟紙屑到垃圾桶

6.Leonardo da Vinci - Sketchbook Galle ~達文西手稿藝廊

7.Soundrop for iPad ~落球與劃線譜樂音

8.The Virtual Triangl ~三角鐵

9.Talking Tom Cat ~互動與錄音仿聲貓

10.What's the Difference ~找碴遊戲

11.3D Brain for iPad ~大腦構造介紹

12.SLS AMG HD for iPad ~賽車遊戲

標籤: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