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科展作品「微振式磁浮發電機」

      這次與孩子們參加新北市 105 學年度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作品為「微振式磁浮發電機」,獲得優等與最佳團隊獎,感謝楊妤婕老師協助指導、德音師長勉勵與家長們支持喔!呵呵,當然要來個360啦!

attachments/201704/6952365825.jpg

      距離上回玩科展「磁浮發電機初探」是五年前了,竟然也是4月30日寫一篇部落格耶!同樣是磁浮發電的構想,我們這回「微振式」更酷!尤其去年「品美十力」買強力磁鐵、找全「三管齊下」,可以將磁鐵妥適置入,都是關鍵!以下為研究目地與摘要:

◎研究目的
一、設計實驗找出磁浮發電的可行性。
二、設計微振式磁浮發電機,並持續改良。
三、透過實驗,找出影響微振式磁浮發電效果的最佳條件。
四、探討微振式磁浮發電的應用與研究改進。

◎摘要
      本研究應用磁浮原理與磁生電原理,設計微振式磁浮發電機。首先探討磁浮發電的可行性,進而設計微振式磁浮發電裝置,並持續改良。從實驗結果得知:利用磁斥力與重力互相抗衡,讓磁鐵能在微振狀況下就能在管子中快速上下移動,進而對線圈產生感應電流。磁鐵的大小、數量,線圈的纏繞圈數,都能對感應電力造成影響,本次實驗結果也證實磁生電原理:磁力愈強(磁鐵大、數量多)以及線圈纏繞圈數多,都能產生較多的感應電力。此外,本實驗設計的微振式磁浮發電機,相對於一般手搖式發電裝置,只要以類似跑步姿勢的輕微上下擺動,就能產生電力,讓LED燈發亮,未來希望發想更多應用。
    本研究最後從『材料裝置』、『實驗操弄』、『改進與應用建議』三方面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本次實驗我們設計出最簡省作品的雛型~跑步腰掛LED,只需要像跑步般自然擺動,就能讓LED發亮!另外,像下雨時走路撐傘、平時刷牙的動作,或者像有彈性的踏墊,都有在行動搖擺、踩踏過程中自然產生上下小小搖動的機會,相信都適合本次實驗成果的應用。

attachments/201705/1916424274.jpg attachments/201705/5197656725.jpg attachments/201705/8797787013.jpg

      週日筆記~在搭公車前往八里十三行博物館(Beacon體驗)近一小時的路上,藉著筆記格本寫了六頁面,設計思考自己想運作的NFC教、學應用機制。手邊也有些待讀的連結資料,決定先整理比記得想法再來看,也算是種誘因驅力吧!,呵呵~

      先分享整理流程:筆記格本→Google文件語音輸入→Freemind整理、歸類→分塊整理寫作。

attachments/201704/3164543407.jpg attachments/201704/6099466441.jpg attachments/201704/5047110118.jpg

      上次「初玩NFC」後,想著如何更緊密連結和流暢,想到這種說法:NFC是一種預埋未來完成式的出手~建立從今而後、專屬於此、相遇一瞬的最適、最佳連結。

      就像當年的「單槍百用」,企盼「老師看見」就形同「學生學會」。歷經這麼多年豐富的科技進展後,我們有了更好、更多的出手機會。光是看「QR、AR、VR、NFC、iBeacon...」,就讓我們有「因為多而可以恣意玩想」的信手拈來籌碼。當然,更應謹慎思考:絕無每個教學點都非要某種科技介入不可,而是掌握特定需求與優勢組合,甚至多科技混搭、接續使用才是好的。

      我利用N、F、C三個字母提出兩種考量:

      Near、Find、Connect~如何提供「靠近知曉、探索發現、連結開展」的學習時光,才是真正重要的!

      以及「Next Flow Creator」的想法~我們真的可能做出許多無限妙用的情況,但最終目標(也是初衷)仍是:創造「什麼時間、什麼地方能為學習者、當事人營造最佳、精準的心流時光」機會。

      再以階段性開展來思考,如何以及為何「支持學習者靠近知曉、探索發現、連結開展」,可以從「使用體驗→教學規劃→策展創玩→行政支援」來推進,也像之前玩擴增實境「2.5」階段 的概念一樣,從個人與小眾開始,慢慢擴散、公眾運用,可藉連結NFC而觸發整個多元e智慧學習圈~呵呵,七年來的科技發展都轉了好幾番!


      同時我也深信:把NFC應用交由孩子們來設計活用,一定更有意思!陸續整理軟硬體需求、應用機制,也努力試玩「解決問題、提升滿足、創造價值」的案例實況。



標籤: NFC

在十三行博物館體驗藍芽(Beacon)導覽

      週日上午,前往十三行博物館「2017考古生活節」玩,反倒趁機體驗了藍牙導覽服務。我接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端感應初玩」來看這樣的館所導覽服務的設計~

◎知曉服務與安裝APP
      在入口的公告欄、大廳立牌到牆角的貼紙都可以看到。呵呵,為了提供「多元服務」,好多貼紙混在一起,真有點眼花了....。

attachments/201704/6319340697.jpg attachments/201704/7019752241.jpg attachments/201704/1373803258.jpg

      安裝「蹦世界 手機導遊」後,看到很多合作景點,這有點像「頻道」的概念,下載各館服務後,到了該景點就可以啟動導覽。App的操作直覺方便,走到不同的點,可以呈現自己的所在平面圖與位置,還設定藍芽靈敏度,不過,體驗後總覺得在二樓的感應、顯示效果不如一樓好。

attachments/201704/5004018778.jpg attachments/201704/0284288419.jpg attachments/201704/4885556585.jpg

attachments/201704/3454966744.jpg attachments/201704/5464893745.jpg attachments/201704/6934489038.jpg

◎感應提醒與呈現內容

      在各景點附近,在地板和牆上都有標籤提醒,走近後能即時跳出對應的導覽,包括圖片、文字和聲音。這也是我想設計的智慧學習環服務機制。

attachments/201704/1626092293.jpg attachments/201704/7082184027.jpg attachments/201704/0889353388.jpg

attachments/201704/4548096773.jpg attachments/201704/7152951539.jpg attachments/201704/8280205069.jpg

      另外關於導覽呈現的媒體混搭規劃:畢竟已經站在實體展示面前,如何提供輔助、擴增甚至個別化資訊、即時互動等功能,值得更精準、細緻的規劃發想。

      其實,一早搭公車前往十三行的路上,我陸續寫了近十頁「NFC」教學應用的考量(待整理後敘),而這次親臨館所體驗Beacon服務後,也更「堅定」我想先玩NFC的規劃。

標籤: NFC Beacon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端感應初玩

      想了好一陣子要玩NFC與iBeacon:在教學場域裡的近端感知通訊、室內微定位推播,還可以與AR、VR結合運作。不過,沒實際物品可動手,就終歸只是想。上週五晚上在淘寶下單買了些NFC貼紙(1張不到10元)與iBeacon發射器(約250元新台幣),週四上午寄達,經過幾天測試與摸索後,決定暫時先玩NFC貼紙,還需要持續研究學習!

attachments/201704/2991608316.jpg attachments/201704/5037747359.jpg

      原本對於NFC與iBeacon的好奇:

◎已知NFC貼紙不用電源、依賴與靠近的設備互動,而iBeacon需要電源,持續放送訊息。

◎如何感知這些標籤或設備的存在?手機應具備什麼功能、安裝哪些APP?

◎我們需要怎樣的設備與工具來將資訊寫入NFC與iBeacon?

◎再者,資訊傳輸的運作和連結,能夠發揮到何種境界?

◎兩種不同運作機制、是否需搭配程式與系統的開發?

◎考慮應用時機、可能的教學創新~是否解決問題、提昇滿足、創造價值?

      基於以上探問與實際把玩NFC、iBeacon後,即便目前具備藍牙功能比具有NFC功能的手機或平板普及較多,然而,想自己(一般中小學教師)利用iBeacon玩出教學新花樣,可能時機尚未成熟,主要就在於需搭配程式與系統的開發。

      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參考介紹),就只需要具備NFC功能的手機或平板(新北105行動學習專案的ACER A30 就有NFC功能喔!),以及取得NFC貼紙即可~從行動載具設定寫入NFC貼紙的訊息,再使用載具靠近、讀取NFC貼紙與觸發應用。

      以下野人獻曝分享初玩實況:

      請先看影片:「NFC貼紙初玩」,我利用「NFC讀寫器 」App設定了靠近貼紙,就開啟「大學塾」網站。您可以找到很多Android的NFC讀寫App,但若手機沒有NFC功能的話,雖可以安裝,但啟動App時會提醒你無法使用。

      接著我以「NFC Tools」為例,設定「開啟特定App」的任務方式加以介紹:

      開啟App後選擇「Task」→「Applications」,繼續選「Launch App」,選擇想開啟的App,按下「OK」即完成一項任務設定。

attachments/201704/9816270967.jpg attachments/201704/2676957592.jpg attachments/201704/4111554187.jpg

attachments/201704/1913134063.jpg attachments/201704/1573411882.jpg attachments/201704/6017331837.jpg

      接著按下「Write」並靠近一張NFC貼紙,就可以「Write Complete!」寫入完成。

attachments/201704/1531437552.jpg attachments/201704/1203469005.jpg attachments/201704/7785027105.jpg

      我也測試寫入啟動「Aurasma」和「Com-Phone」App的兩個任務,真的依序開啟耶!您也可以方便地編、刪任務後再寫、再讀即可。

attachments/201704/9102635611.jpg attachments/201704/0077146845.jpg attachments/201704/2986465650.jpg

      好玩好玩!接著,我想用「再連結得綿密、再流暢一些」的考量,繼續探索NFC貼紙的教、學應用。

標籤: NFC iBeacon

      最近看到4月8日才成立的「360° 360度 照片影片相機玩家交流社團」,介紹360相機、相片、影片的應用,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社團主持人(SD Wei)很用心整理,大推!

attachments/201704/8010565342.jpg attachments/201704/3589472711.jpg

      以下推薦必看、必學好用觀念與工具教學影片:

◎360相機縮時攝影:淡水老街新莊新月橋,360的縮時攝影應用,值得一試。

      從360相片的動態轉換成為影片效果,原來如此簡單、效果卻如此美妙呢!

RollWorld 容我相機 -小星球-照片變影片

360度照片變影片-Insta360Studio-小行星  

      最新360相機的出品引文整理,也即時好讀喔!

Fusion: The Newest Member of the GoPro Camera Family

◎「超萌大眼三星 Gear 360 (2017) 開箱動手玩

小米360相機

標籤: 虛擬實境 VR

      家中有盒久未開封的「相片大師(Photo Director)」4玩家版(現在最新8版),看到介紹有「內容感應物移除工具」,一瞬間閃過念頭~可以用來移除360相片裡的「拍攝者」,還有就是太陽光下常會出現的「紅點」。放學回家後趕緊開箱、安裝,動手玩!

attachments/201704/6374238083.jpg

      匯入相片後,從「編輯」功能表選擇「物件移除工具」,以合適筆刷將想移除的物件加以框取,再按下「套用」後就處理完成,會以原檔名加以編號另存新檔,像果很理想喔!網站也有操作影片「使用內容感應技術,移除多餘物件」。雖然可以選用前後比較的雙視窗檢視,但相片視野太小反而不好操作。

attachments/201704/3722218160.jpg attachments/201704/2503494490.jpg

attachments/201704/7300631458.jpg attachments/201704/2996091893.jpg

      利用Theta檢視比較,若需要更精緻,也還有機會再處理:

attachments/201704/5745184634.jpg attachments/201704/6646345435.jpg

      接著,對於太陽光下利用Theta S拍攝360相片時常會出現的紅點,現在也能駕輕就熟來處理了!

attachments/201704/3575298389.jpg attachments/201704/9572809893.jpg

attachments/201704/6103723662.jpg attachments/201704/2561690985.jpg

標籤: 虛擬實境 VR

一小時玩備課~動物與樂器

       一小時寫這篇部落格。

      7點前到學校,德音晨光(360相片)很美吧!呵呵,不知您有沒有聯想到指尖陀螺......

attachments/201704/1797504791.jpg

      東晃晃西晃晃地,開始翻找準備下週期中考後的新單元「動物世界面面觀」、「聲音與樂器」。先到音樂教室找侯老師領回當年602畢業後寄放的樂器~小薩與烏克麗麗,再把目前自然教室裡的一起整理。呵呵,發現音樂教室裡更是樂器大觀園啊!找時間再去打擾一番!

attachments/201704/5057172969.jpg attachments/201704/8111194348.jpg


      和小薩一樣,淘寶來的音樂盒、打孔譜紙。

attachments/201704/1599298728.jpg

      品美樂器類玩具,讓孩子們「看見空氣」,我覺得很酷!努力壓抑想買電子爵士套鼓的衝動......

attachments/201704/6153451145.jpg attachments/201704/1380863938.jpg


      期中考後玩耍小品

attachments/201704/5635883047.jpg



      「動物世界面面觀」主題目前實品相對少些:桌遊、擴增實境、虛擬實境,也希望在這個主題玩生態攝影、網路合作學習、角色扮演、建構迷你動物園(模型或實虛整合報告)。

attachments/201704/8799066895.jpg attachments/201704/5487302906.jpg

      今天介紹實物先,影片操作、課程整合.....再繼續發想! 

苦楝樹與地球科學館@南市東區復興國小

      週三有機會在連假後前往台南市東區復興國小分享「玩虛實,真行動」,也趁此機會想玩玩「校本規劃AR、VR探索學習」的實踐試驗~來到第一次到訪的學校,以全新的眼光探索、不帶任何預設立場,想探索學校特色、文化,進行AR、VR校本設計發想。

      只是萬萬沒想到,在校門大廣場就是一棵高近四層樓的盛開著的苦楝樹啊,而且在中庭還有兩大棵.....,我這德音人,雖自豪卻也懷念咱家那棵不必高、能讓孩子們溜滑梯穿越的校樹,這裡的壯闊也很大氣。右下圖是德音苦楝留下的倩影。

attachments/201704/8745646594.jpg attachments/201704/0062147514.jpg attachments/201704/7317267493.jpg

      校園裡各角落有歷年畢業班的集體創作,和德音也很像~有用心的美術老師與畢業班導師合作,行政支持,就能呈現一年年的畢業特色風情。     

attachments/201704/1827036664.jpg attachments/201704/8648559784.jpg attachments/201704/5044550857.jpg

      接著,是讓我「下巴簡直闔不上嘴」的地下室「地球科學館」!在幾位老師接力、多年的經營下,從自身蒐集、接受贈與而來的地質、化石、貝類標本,琳瑯滿目,擺設的呈現也很有「科學考古」探索氣氛;前半段空間則是宇宙、天文探索,並利用大節下課時間,有志工媽媽協助放映影片工孩子們自由觀賞。此外,還有條「星空走廊」喔!利用紫光燈方式讓牆壁兩側呈現星座樣貌,走在裡頭,真有漫遊星空的fu呢!這讓我多了些幫孩子們複習宇宙天文與接下來動物主題教學的創意點子。

attachments/201704/7769463130.jpg attachments/201704/5160925994.jpg attachments/201704/3448903099.jpg

attachments/201704/7664610023.jpg attachments/201704/0757850359.jpg attachments/201704/7842642042.jpg

      逛了約一小時,組長還特地買滷味加菜(中餐還有美味水果),我借了台筆電,幾十分鐘內簡略地製作一份「Roundme」環場呈現(台南市東區復興國小)~一來再熟悉上手一番,二來也作為下午向老師們介紹的案例。舉例而言,若從校門口來看,當然不知道學校裡各角落的豐富精彩,藉由「任意門」、「資訊視窗」、「聲音提示」等互動(大學塾Roundme介紹),可以讓校內親師生、來賓與遠端師生進一步探索與交流。加以學校現有數十台iPad Mini平板,讓孩子們來解說介紹與策展規劃,相信很可以結合校本資源來發行動學習的教學創新。我也分享自己一年多來的「360」拍拍走全景相片,期能激盪創意、進一步整合運用。我也野人獻曝,或許新生報到也可以玩一下Quiver喔!

attachments/201704/7554764069.jpg

      「離開得遠,心靠得近」,雖只是短暫離開德音,卻也從遠方總是想著自己想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的事物,也希望還有機會能南北線上師生交流、互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