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我的Obsidian第一組「十勝」!

      上午「九點前初探」後,又是東摸西摸加認真聊天,午睡後想以「十勝」~我喜歡的十個小開始來看Obsidian。

1、名字取得好。

乍看Obsidian,我真的以為和OBS有關,OBS可以雙螢幕、多場景錄製應用,而Obsidian能建立知識連結網路系統,看來更威!而且,Obsidian的意思是黑曜石,又稱為十勝石,也就是本篇發想由來。

2、功能目標:知識連結網路系統,在Esor的介紹影片 中,看到他利用已建立的個人Obsidian知識庫,無論是點選、搜尋、都能看見立即關聯,相信寫作或發想專案,真的可以左右逢源。

3、下載安裝,換底色
    在「Obsidian」網站下載軟體,若是對黑底色不習慣,可以在設定端更換。

                           
attachments/202006/3405692178.jpgattachments/202006/4912974857.jpg

                           
attachments/202006/3757314793.jpgattachments/202006/7002742591.jpg

4、從檔案總管著手

    利用Obsidian建立資料,以「Vault」為主題,就像一個空間,包含很多資訊,操作上,就像是建立一個資料夾。例如我在桌面開一個biglearner Vault,桌面就多了一個資料夾。

                           
attachments/202006/1649912428.jpgattachments/202006/3100768805.jpg

                           
attachments/202006/8074663695.jpgattachments/202006/6021013365.jpg

      接著,我從檔案總管建立次資料夾,也各塞一些檔案(JPG、DOC)進來....

                           
attachments/202006/5829110489.jpgattachments/202006/2555159501.jpg

      可以看到檔案總管的呈現,就以資料夾或檔案名稱出現在Obsidian分層次的樹狀目錄裡了。此外,JPG黨可以直接顯示,而DOC檔則連檔名都不出現。

 attachments/202006/1509420716.jpg

5、從文字輸入著手

    接著建立一個新筆記note,就像記事本一樣,可以寫字,取名後,資料夾裡也多一個同名的md檔案。同時,我從檔案總管拉入DOC檔,他也會複製檔案到此md檔案得資料夾中。

                           
attachments/202006/9513104379.jpgattachments/202006/2372701247.jpg

6、建立與展現連結

      接著在「1的新筆記」裡,隨意輸入幾個字詞,個別再用[[字詞]],框起來。例如[[德音]]、[[大學塾]]、[新北市]]、[[智慧學習]]、[[前瞻計畫]]、[[iPad]]、後, 點選「Open Graph View」,感動吧,你就會看到以「1的新筆記」為中心開展的放射狀圖像。

                           
attachments/202006/0318180214.jpgattachments/202006/0830747460.jpg

7、不必存檔,自動生成MD、再連結

    按下右上方預覽按鈕「Preview」,剛剛這些 [[德音]]、[[大學塾]]、[[新北市]]、[[智慧學習]]、[[前瞻計畫]]、[[iPad]]都變成可點選,點取每一個,還會立即升成一個同名的MD檔案喔!而且,包括對於MD的編輯都不必按存檔鈕!

                           
attachments/202006/4589327756.jpgattachments/202006/5607832001.jpg

8、網絡連結的展現

    開啟每個目前仍是空白的節點,隨加入一些  [[德音]]、[[大學塾]]、[[新北市]]、[[智慧學習]]、[[前瞻計畫]]、[[iPad]]。會看到網路圖交織得更精彩,且可以點選單一而秀出關聯喔!

                                    
attachments/202006/0519287173.jpgattachments/202006/4499209880.jpgattachments/202006/0156166962.jpg

9、搜尋,只要打入關鍵字,所有包含的頁面都會出現且呈現字詞亮點,利用Ctrl+點選,就可以多窗格瀏覽。

 attachments/202006/3774602319.jpg

10、影音檔案通

      接續4的檔案總管操作,我放入分別放入Jpg、Mp3、Mp4、PDF、DOC,以及Freemind的mm檔案,只有後兩個無法連結與呈現,其他都可以喔!同時,我複製整個資料夾,再利用Obsidian開啟一次,就等同於兩個獨立的知識區喔!

                           
attachments/202006/1892062353.jpgattachments/202006/1096448430.jpg

      好玩好玩,我耐熱地慢慢抓圖寫完這十勝,發現還可以第二、第三個十勝呢,哈哈!

      從2010『一機每童』 (呵呵,只有一台iPad,想讓每個孩子都玩看看) 到昨天20200629,自己算是第一次、真的發下iPad進行教學(另文整理)。重看iPad部落格文章,回顧當時初玩iPad1的想法,到現在思考如何在新北各校皆能普及與善用。 十年前這樣寫,現在看也仍受用呢:
      想探討『iPad在教學上的應用』,總會先看自己『原來(目前)怎麼教』?有了iPad後,如何與現場既有的科技設備與網路應用交互整合、混搭?而自己原有的ICT習慣、想法,又該如何調整,轉變?
      先拋出一個議題:當我們讓孩子們使用科技設備時,你擔心他們不會用嗎?或者,你能如何確保孩子們『只會』投入學習,而『絕不會』東摸西摸或分心玩別的?電腦如此,我相信iPad更是。我的想法是:真想發揮第一項優勢,就更要設計與規劃教學流程,同時,認真尋找或投入研發專為學習而製的App,並善用於教學中。

      以下藉「36 Core Teacher Apps For Inquiry Learning With iPads」與相關圖文,整理一些iPad Apps呈現框架。

attachments/202006/1987310546.jpg

※iPad App Evaluation Guide,Apps檢核簡報,整理多圖(BLOOM、多元智慧、21世紀能力),還有檢核表文件 (PDF)

attachments/202006/2138322824.jpg attachments/202006/7682526144.jpg attachments/202006/7646377431.jpg

Remix of One to World iPads using Bloom's and SAMR ,利用ThingLink方式動態呈現很棒!

attachments/202006/8314740685.jpg

另一種整理呈現Bloom's and SAMR

attachments/202006/5009433859.jpg

      利用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以iPad做為內容創建工具,也是展現自己學習表現的好方法!

The student as content creator - 15 Content creation apps for in the classroom
attachments/202006/6545809521.jpg

2020年6月30日九點以前~Obsidian初探

      第一次用這樣的時間標題來寫部落格,一方面看看自己早起後多做了、想著什麼,二來,也檢視這次探索 Obsidian軟體的心得。

      臉書上常記載昨晚到今晨的睡眠時間,附上第一眼看到或想到的訊息7E再版圖EVO360測試 。之後寫下今天可以玩的項目,東摸西摸到天亮、上學,早餐時間還有閱報或逛網機會,有時建立連結、有時拍些相片。

      今天決定好好玩通Obsidian,主要在Esor介紹「Obsidian 免費單機軟體實踐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連結網路系統」後,不僅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知道這真的很厲害!但幾天來有一搭沒一搭地實際操作,又不知如何下手。直到看了幾回「解說影片」與小測試後,慢慢冒出可善用此工具的多點想法。

attachments/202006/1418611484.jpg attachments/202006/8232081899.jpg

      同時,也面臨與原有工具習慣的調整、串接,例如雅婷逐字稿、Google文件、試算表,Freemind....等,以下的圖,是在九點前的長相,今天會慢慢進化!期待等一下應該可能有被當真人圖書館的機會,準備好認真享受!

attachments/202006/7795568354.jpg attachments/202006/5605670400.jpg

趁勢試談二事,長智慧再前瞻

      連假期間,適逢六年級畢業了,我整理自己「教學相長的資料後,未來兩週有半數課堂少掉,有許多事物需要盤點整理。其中想著這幾個月來,身為老師的我又有什轉變嗎?可以從FB回顧 ,以及部落格文章的盤點,後文再敘。此外,也有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點子與概念冒現,試著以「Why Not」發想看看。

      從冷氣裝設開始。看到台北市教育局臉書貼文,我想:哪個老師與地方父母官不想為提升學生學習環境舒適度努力呢?其實,全台幾乎每所學校有個地方一定都是冷氣常開的....那就是資訊組或資訊機房。想到兩個破框的不負責任想法…,其實就與資訊設備、業務相關。

一、試探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對於全市資訊教育推動與智慧城市的願景與度量。(2020高雄市長補選Wiki )
      對於各校資訊執秘的定位、權責還有能力養成與業務分配。是否有正式編制之規劃?尤其越來越多資訊設備在前瞻計畫中建設與落地,我相信全國各縣市所有學校的資訊承辦人員都承受更多負擔與壓力(對了,還有資安稽核填報)。

      找到兩篇資料供參:高雄縣市合併前後國小資訊教育與網管教師設置之研究(約2012),【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會員針對增設資訊組長的建議(2015)。若可能,這次再炒熱話題,兩年後全國九合一選舉再繼續努力。


二、全國與縣市、學校的前瞻「智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前瞻計畫推行過半,也正往2.0規劃。這半年來時值疫情期間,對於「停課不停學」、「超前部署」,雖然稍慶幸有備無患也未見真實時登場,不過,大家對於期間的運作機制,是否可事後諸葛地來盤點檢視?所有的準備與行動,是否花拳繡腿搶版面,或是深耕紮實蹲馬步?所有的心血因為疫情趨緩、學期結束後而歸零嗎?相信當然不是。

      這段期間,從教科書商、各業者與基金會與政府公部門的公私協力,期間所留下的點點滴滴、歷程紀錄以及人心成長、故事衍生.....,都值得好好盤點與善用並加以持續不是嗎?尤其,在我們貫徹「戴口罩、量體溫」整個學期的同時,校內教師對於網路教學的共識與能力養成,以及學生家庭連網學習設備的普查,都是這段期間寶貴的收穫。可以趁暑假備課,以及新學年開始,結合前瞻計畫落地的、還在規畫的,做個通盤檢視與策略規劃。

      此外,我也想及今年八月,新北有三分之一校長異動,依往常經驗,也約如此數的資訊組長異動(擔心更多),這樣交織結果勢必混亂,但也期待一定多樣精采才好,這幾天我也發了個夢,想努力看看手冊與KM....。

      準備資料供參:疫情沒有真的結束,人類和病毒的戰爭沒完沒了讓心靈不再感覺危險碧華國小資訊中心 (邱昭士老師)。
 

標籤: 前瞻

教育雲三項師生線上活動

      前幾週參與教育雲兩個諮詢會議,期待三項線上活動能帶給師生豐富的暑假線上體驗。整理如下:

※教育雲教育媒體影音 【創意不能『媒』有你,教學應用大徵集 】109年5月4日~109年6月30日
      為了鼓勵中小學教師多利用教育媒體影音資源,並以教育媒體影音內之教學影片為素材內容運用於課程與教學方案,進而增加學生學習成效。
即日起至109年6月30日,只要您運用教育媒體影音資源帶入課堂並撰寫教學應用文章投稿至活動網站,就有機會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並獲得豐富好禮~
徵稿領域:數學、自然科學、科技、健康與體育

雖然後天截止.....

 attachments/202006/0242078490.jpg

※教育大市集全國教育APP推薦徵集
      為充實教育大市集優質教育APP資源,及鼓勵全國中小學教師踴躍使用教育大市集網站教學資源,特舉辦「全國教育APP推薦徵集」活動。
徵集領域:數學、自然科學、科技、健康與體育、語文、社會、綜合活動、藝術領域
徵集對象:全國公私立中小學教師(含現職教師、實習教師及代理代課教師)

徵集時間:109年6月20日~109年8月7日(會議中我有建議,由於暑假已經晚放了,建議延長收件截止日期)
評選時間:109年8月8日~109年8月14日    布得獎名單:109年8月15日

attachments/202006/4361655847.jpg

      除了上述主要以老師參與的活動外,以下是師生都能一起玩喔!
「樂夏大挑戰」活動計畫

      教育部「教育雲」支援全國中小學數位教學與學習資源環境,為鼓勵國小師生踴躍善用「教育雲」資源,特於109年規劃辦理「樂夏大挑戰」線上活動,以「學習拍」為活動主要平臺,鼓勵學生善用教育雲資源,完成任務目標,提升其資訊蒐集、線上自學等能力與經驗,參與教師及班級師生深入體驗數位學習平臺所提供之服務,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暑假期間為第一階段7/1 ~ 8/30,有教師組、學生組活動
開學後還有第二階段9/14 ~ 10/30,以班級組進行。


 attachments/202006/8411033368.jpg

回顧一年的資訊課

      時間過得很快,「第一週電腦課」與大家初次見面,場景畫面如昨、言猶在耳,就這麼一年過去了。
      與這屆六年級孩子教學相長的資訊課,也是自己的壓軸年,稍有不同的期許。歷程都在「電腦教學連結 」這一篇裡。每節課40分鐘,講解加操作,一年下來也像3~4天的研習,讓我得以好好與大家分享,
attachments/202006/4155432038.jpg

      趁這次假期前孩子們畢業了,自己也回顧一番。這一年的大環境與時機很特別:我們躬逢其盛,上學期是德音30周年校慶,我們增加了數位攝影應用。下學期則有新冠疫情,本來想介紹物聯網與專題製作的教學目標,整個大轉彎。

      畢業這幾天來,開心增加了「學長姐」臉書好友,呵呵,我承認自己是還沒玩IG啦!期許這一年來介紹給孩子們的,到了國中,也大多在新北市教育環境基礎下,加上ipad平板,還有數學學習,有機會再一起玩。我以時間順序標列如下:

1、認識孩子學習基礎與資訊應用環境:問卷調查與討論。
2、親師生平台自訂帳號、新北教育局雲端應用服務                             
3、注音打字練習網站
4、人類登月50週年,天氣的變化、月相變化APP                              
5、Kodu教學                            
6、數位攝影介紹:德音360、德音簡介、空拍影片        
7、Egame STEM網路競賽                            
8、德音360相片應用、Insta360軟體
9、德音30週年「小小神攝手」投稿
10、拆組之交看機構動力                                
11、機器人首課
12、威力導演
13、Google地圖與街景、Google Tour Creator
14、AI畫畫,兒童節快樂!繪圖手寫 Google AI Experiments                        
15、Gmail應用、Meet、Jitsi meet視訊會議
16、德音學習吧
17、視訊鏡頭應用    
18、AR/VR COSPACES與MergeCube
19、機器人編程實驗室                            
20、教育部單一簽入
21、國中會考、題目影音教學、七年級數學

      那是否,只有我教的、孩子們才會呢?那可不!舉例來說:幾位小六女孩們想要錄一段感謝影片送給老師,看她們全程使用手機拍攝、錄影,配字幕目、配樂, 還有片尾謝幕喔,讓我也不禁感佩!

      整理近日筆記與測試:在「AQAA的未來完成式三部曲」之首是

雲端運算,主要利用Google試算表進行資料的讀寫。
      那麼,讓試算表的分頁、欄位也用變數處理,就可以達到更大的程式設計與教學時用彈性。

      我還想研究:欄位可以參照與檢核對應?試算表可以自動建立?

※程式規劃原則:
      教學活動中,機器人接收一份程式碼。接收萬用遙控器MQTT訊號,同一個頻道可來自多個載具、多次使用

      MQTT頻道可應用於:身分識別、工作表分頁、欄位、題號、作答答案,

      我還想研究:可學生選題作答,或者亂數出題與作答對應?

實施現場,我考慮

※老師備課:
      教學前Google試算表的製作、分享以及共用,也可以套用模板。
      針對Google試算表超連結、程式碼與遙控器的MQTT頻道對應,就能改成自己專屬使用。
      程式碼更動愈少,愈可以針對不同場景與教學活動樣態進行擴散分享。
      可以加上教學簡案與活動實況的案例說明。

※課中師生:
     機器人程式網路部署或本機啟用
     老師操控:電腦或手機、平板
     學生是否有載具?
     學生操作萬用遙控器,即時更改頻道
     (Google試算表即時更動)

※師生同步進展:

     老師遙控器出題,讀取試算表、機器人提問或多媒體表現。
     學生按作答題號,回答,語音辨識寫入試算表

※幾點考量:
      題目可以共用,作答紀錄由各師、各班與各生,實施時才會建立
      老師在各班開不同的試算表檔案,每個班一份程式碼連結(每次上課點選使用),
      30個平板、遙控器,都各自專屬頻道,對應到作答欄位

      以終為始思考:IRS作答應用,需規劃機器人與師生比、人人可同步作答、可以非同步自學。
本來一直思考「一班多生、一師多班、一班多師、一生多課(同或不同領域)」 等狀況下,如何分配寫入作答資料於工作表分頁的規劃。

※一班多生
      老師出題,每個學生的遙控器作答,寫入不同欄位。一個班上課,一題就有30個作答,十題300個。欄位格子應該是在同一張表單裡或者是每個孩子不同表單?

※一師多班
      以一週一班多節、數班(以自然、英語科為例),相同教學進度跟出題考試模式,是一個班一個工作表,還有就同一題,將來所有的作答記錄方便統計分析?

※一班多師
這是從學生與班級角度來看,由於目前機器人普及度不高,這狀況可能不多,同時,仍需參與的老師先達成共識與協作。

※一生多課(同或不同領 域)
      若可以從個人學習歷程全紀錄來看,不擠上課,連同學校活動、圖書館閱讀、社團參與等,都能讓個別學生與公用設備(機器人、平板)串聯記錄合宜的學習歷程數 據。

      後來想到:添加「時間標記」,讓同一題的所有作答紀錄都存在一起(還可以包含共享題庫的老師們學生之答題記錄),這樣的統計目標與分析才便利吧!

      以下積木是測試了不同頻道分別處理不同工作表分頁的樣貌,可以不必堆疊一起與判別,這樣彈性更大。

      我還想研究:像英語積木那般,以一個試算表當參數模板進行設定。

 attachments/202006/5151110711.jpg

      先前文章可參考:

利用「Webduino Remote 萬用遙控器」設計IRS即時作答應用
利用Google試算表讀寫Web:Bit語音朗讀與辨識~欄位變換應用

 

冰冷的智慧

      忍著沒裝冷氣,想先看看具有水箱的涼風扇效果如何。在多家特力和樂看了幾次,決定買這台「智慧型冰冷扇」,本以為機車前踏區可以塞進來.....,結果是放後座扶著慢慢載回家。

attachments/202006/5399063290.jpg attachments/202006/4821083541.jpg

      迫不及待把保冷劑放進冰箱冷凍庫才發現:原來裏頭結成一座大冰山?一方面好奇這些水是從哪來呢?先用刀插式剉冰法,一堆堆碎冰裝袋來玩。

attachments/202006/0319811692.jpg attachments/202006/8567463893.jpg

      至於號稱「智慧型」,何謂智慧之有?也想來研究一下。是溫度感應嗎?或者能夠偵測人的位置(高溫處)集中吹力?當然,我想可以用「外形、機構、電控、程式、通訊與AI 」來解析:必有設計跟組合,才會有各種功能可展現吧!能冷涼最好,祝今晚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