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藉OECD一組報告跨越20年看學校的現在與未來

      20年前談的未來是現在,接著再展望20年。OECD對於未來學校、教育的展望,有一組相隔20年的趨勢探討。

      2001年「Schooling for Tomorrow(明日學校)」專案中探討「WHAT FUTURE FOR OUR SCHOOLS?」(學校的未來樣貌?),以三狀態提出六種場景:
[https://www.oecd.org/education/school/1840089.pdf](https://www.oecd.org/education/school/1840089.pdf)

A.”The "status quo extrapolated”(現狀外推)
Scenario 1: "Robust bureaucratic school systems"(健全的官僚學校系統)
Scenario 2: "Extending the market model"(擴展市場模式)
B.The "re-schooling" scenarios(再教育情景)
Scenario 3: "Schools as core social centres"(學校作為核心社會中心)
Scenario 4: "Schools as focused learning organisations"(學校作為專注的學習組織)
C.“ de-schooling”scenarios(去教育場景)
Scenario 5: "Learner networks and the network society"(學習者網絡和網絡社會)
Scenario 6: "Teacher exodus - The 'meltdown scenario '(“教師外流”崩潰情景)

attachments/202209/8247829783.jpg

      其中關於探討趨勢是以「15~20年來看可跨越政治週期」而描繪,讓我特別有感:
These schooling scenario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a time frame of approximately 15 to 20 years long enough for significant change to occur beyond immediate political cycles,but not so far off as to be remote to any but futurists and visionaries.(這些學校教育情景是在大約 15 到 20 年的時間框架內構建的,足以在當前的政治週期之外發生重大變化,但距離遠不遠,除了未來主義者和有遠見的人之外,任何人都不會感到遙遠。)

      接著2021版「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描繪四種未來學校教育圖像:
[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back-to-the-future-s-of-education_178ef527-en]
1. 學校教育擴延(SCHOOLING EXTENDED)
2. 教育外包(EDUCATION OUTSOURCED)
3. 學校成為學習中心(SCHOOLS AS LEARNING HUBS)
4. 隨處學習(LEARN-AS-YOU-GO)

attachments/202209/4871184543.jpg

      同樣地,這四種圖像展望指向未來20年~2040年,再跨越政治週期。此外,兩份大致都依這些基礎來探討,很有比對與展望的動能:「目標與功能」、「組織與結構」、「教學工作」、「治理和地緣政治」、「對公共當局的挑戰」。

attachments/202209/9849135691.jpg

標籤: OECD

      半個月前在台中,參觀國立美術館「111年全國美術展」與多項展覽,以及中山堂觀賞極至體能舞蹈團的「空間記憶」演出,美展作品看相片可回憶,但舞蹈表演的畫面,卻仍歷歷在目於腦海裡。本來是藉著觀賞動、靜態展演,好為明天開學的台藝大「生活中的程式設計」準備,今晚先整理「空間記憶」舞蹈演出給我的啟發:在有限空間裡的無限記憶延展。
      想看舞蹈演出,本來是備課,卻收穫與啟發多多~本來想觀察舞台上是否真的有以前舞蹈系、戲劇系學生們口中的「小黑人」(幫忙道具移動的非演出者),結果發現「空間記憶」,在有限舞台上創造無限空間伸展:來自上下左右的隔板,與舞者穿梭其中的遊走、跳躍、躬體、纏轉、縮身,從單人、雙人到多人交互,詮釋這樣有限空間裡的無限擴延,也激起觀者從眼見開啟心中的記憶空間再交織。
      我對於演出背景以隔板交織展現的建築效應特別有感。本來也想過實虛整合的展演,例如以背投影方式呈現COSPACES的「板塊」運動,可以讓真人演出表現,甚至在動作節奏中搭配出實虛連動的效應。或者想著可能有「輕屏板」,也就是有些隔板其實是螢幕,這樣可展現更多不同畫面效果與展演互動。
      不過,觀舞中真正要佩服的是舞者: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把身體視同骨牌般連動(硬)、章魚八爪交纏(軟),或是在手、腳、頭的可動關節裡,除了由內而外表現(軀體主導),也加上由外而內、甚至由外對外方式(受引動牽連),看起來合理地人、物連接,有時身體還像物品般碰撞、拋出與落下....,我邊看邊想著:上一個畫面都還沒回神,這個動作又精巧接續了....,他們怎麼記得住啊!再加上舞者之間交互呈現的樣態,想必也經歷無數次的演練、互動(應該也有爭執),而能建立默契與全然的信任。
      一個舞台演出,即便之前刻意修練,也仍須在演出當下精準表現,才能引發觀眾們的感受與迴響,尤其能呼應打造出編舞者與舞者合作塑造的新記憶。
      看著舞台上,人,在一個空間之間、人際之間的所有交互,我感受到時間的流竄是不等速的。因為心間的記憶流轉,可能在喚起過往自身回憶,或空間記憶的不同時間跨度,就產生了像影片播放速差的效果,讓我自己上課也想這麼講:這些也都是實體空間、人際交互與個人心間、數位科技的總集成「程式設計」不是嗎?
我看到一種丈量世界的開展,可以像演出中舞者肢體限縮於有限空間裡交纏,亦可能藉由肢體伸展而拉開了觀眾眼底心裡的無限大空間,這是我們共同交織的「空間記憶」。

 attachments/202209/4691328191.jpg

 attachments/202209/9049522812.jpg

標籤: VR 360

設計教育機器人與閱讀應用

      設計教育機器人與閱讀應用,我找到這篇「Reading socially: Transforming the in-home reading experience with a learning-companion robot」,文中提及「將閱讀體驗轉變為有價值的社交活動」,讓我很有感。
     針對閱讀活動導入教育機器人,文章也有整理的設計九原則,我簡譯如下:

DE1 為學生提供活動和選擇教材的自主權
DE2 設置和監控閱讀目標
DE3 提供符合學生主題興趣和能力的材料,並支持技能發展
DE4 提供對閱讀活動表現出興趣的社交夥伴
DE5 大聲朗讀給社交夥伴
DE6 讓機器人在說話時保持眼神接觸 並在 " 思考 " 時轉移視線
DE7 為內容提供量身定制的建議
DE8 參考以前的互動
DE9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個人信息、感受和信念納入對話

     研究中使用的機器人、閱讀文本、讀卡感應用用,也都是我現在設計與準備的方向呢!

attachments/202209/7374827444.jpg attachments/202209/1882683387.png

標籤: kebbi

Let's QRCoding!(一)QRCode產生器

      寫了七張草稿,想好好架構一個以「QRCode+IoT」為基礎的教學應用。我會分段一塊塊來寫,今天介紹一個以Google試算表為模板的QRCode產生器「QR Code Auto Generator Template 」:

attachments/202209/7557544388.jpg attachments/202209/5873917753.jpg

      將連結另存副本後,在A欄位輸入想生成QRCode的內容,如網址、數字、文字等,即可獲得該內容的QRCode圖於C欄,而B欄(或其他欄位)可用於寫 註解說明。

      我發現它無法將QRCode圖另存新檔,但可以存成PDF,再另外截圖存檔,檔名可對應試算表列號,以供未來運用。

attachments/202209/6291956484.jpg attachments/202209/3275297269.jpg

   

      再把以前買的書,想設計的資訊推車,通通QR Coding起來!

attachments/202209/2289571346.jpg attachments/202209/3210229629.jpg

標籤: QRCode IoT

「Jigspace」也有桌機版了~

      只要研習有機會分享,都會說我為了這個「Jigspace」APP買了一台新的iPad(第七代),後來還陸續買了三台,二手iPhone(6+6+7)總共我有i19。現在「Jigspace」有桌機版軟體了 !Mac、Windows都有,超級開心!

attachments/202209/8735283574.jpg


      Explorer就有數十個主題可以好好運用,一頁頁動畫展現與標示說明(全英文),可以自由選轉放大、選擇視角觀察與探索。建立帳號後,Create裡有上千個元件可以自己發揮,創建主題。

attachments/202209/0481987561.jpg attachments/202209/0786804893.jpg

attachments/202209/1805333781.jpg attachments/202209/1960058815.jpg

標籤: MR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