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時間與數位典藏的簡報分享

      今天聯合報『我的生活秘書』有陳芳明教授對付時間的妙招~『對無情時間的僅有報復手段,無非是訴諸書寫。書寫可以創造凝固的空間,抵住水流般不斷消逝的時間』。深想也頗多領悟:人類的歷史與文明、懷舊與創新,可也因為文字的書寫才得以傳承放送呢!

     倒是上週剛結束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 』,我也協助分享『數位典藏在國小自然領域教學的應用』:配合學生特性與教學目標,思考轉化數位典藏資源、應用於校內可及的科技環境中,期能創造最佳效益的教學時光。簡報用英文呈現,發表當然還是中文啦!(簡報放在google文件

      時間簡報?這篇的『書寫』很簡短啊,就當簡報啦!不過,妥善地藉著『書寫』來安排時間、整理思緒、紀錄行動,這樣就不覺得時間是流逝,而是由自己持續創造人生回憶喔!

      註:看韓劇的收穫~『比努力的人更可怕的,是那些樂在其中的人...』,我就又有意見啦~那麼,『努力地樂在其中的人』,就可算超人嗎?

從常用工具流程看語文教學的ICT應用

      我試著從電腦開機、上網後最常用的工具軟體或網站做個整理,先鎖定以語文教學中,個人認為可能發揮助益的方式來探討: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可以用各種查詢方式找到一個字的筆順動畫,也可以自己描字練習喔!

Google的整合應用 ,語文部份我首推『新聞、翻譯、快訊與閱讀器』幾項。

*瀏覽器(FirefoxScrapbook ):

      只要是網頁式文章,都可以利用Scrapbook來建立可分享、可編排目錄的離線瀏覽電子書。我特別再提一些細部操作:

1.與許多軟體一樣,利用Ctrl+滑鼠滾輪,可以把檢視比例放大縮小,教學時當然以較大效果好些。

2.利用Ctrl+F可以查詢相關字詞,還可以一次把全頁所有該字詞標色,若是在找文章的架構或重點都非常方便,先標記後再剪貼也可以喔!

3. Scrapbook還可以加註重點、刪除內文,若是利用來讓學生練習摘要重點或(   )挖空填詞練習也不錯

      如下圖:黃色部份是 Firefox的Ctrl+F後『全部高亮度標示』,而藍色是用Scrapbook畫重點:

attachments/200902/9785801471.jpg

*Office軟體與Google文件

      當然啦,呈現文字媒體最常用的還是PowerPoint與Word吧,簡報的自訂動畫,可以依教學需求設計出現的順序,在孩子們的視野內一下子出現太多字難免不易聚焦。也可以利用字體、大小顏色等格式來凸顯重點。

      至於Excel,是我個人的偏好:在一個儲存格裡可以放入一段文字,有時我想寫東西時,常會一個句子打在一格中,然後在旁邊的欄位加標記(例如順序或歸類),最後重排一次,大致的文章就完成了。 

      若是應用Google文件,又多了網路分享或發表、合作編輯等互動機會。

概念圖軟體

      利用概念圖製作教學大綱,在開合之間可以聚焦,或是用來提供閱讀鷹架與寫作模板也不錯。我在使用Mindman、Freemind或是Keystone時,主要以應用時機與使用者需求為主(例如提供給孩子們使用),附圖是最近畫的Keystone圖,一個是概念圖操作與應用,另一個是英語教學的可應用建議分享。

attachments/200811/0875952210.png attachments/200902/7459619561.png

AY與Viewer

      由劉兆全老師開發的小工具更是順手好用喔!AY可以利用事先建立常用的生字詞片語庫,省去切換與複製貼上的時間。而Viewer的『時間、字詞』組合,我也推薦給試辦教師專義發展評鑑的夥伴,可以作為教學行為觀察分析工具喔!

Wink

      再來就開始『有聲』了。尤其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寫字或打字都未熟鍊,但『說話』就有很多可為了。還可以規劃『看圖說故事』活動,而『動靜態螢幕錄製』與『後製、互動按鈕設計』的功能,製作教材與教學展現都很便捷。

      加上Wink可以切換多語系,最近想邀請夥伴來把北縣的多語兒童繪本錄成有聲版,或是可以邀請外國學校小孩們,互教雙方的母語來進行交流。

      尤其,聲音在教學的流暢上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還有著『情緒情感』因素在內,若能善用ICT之助,一定可以提昇更好的教學效益,請參考『善用聲音io 』。

豆子謄稿機

      將影片或聲音檔的播放速度視需要調整,或是跳播、反覆播放,相信在語文教學上也也許多應用機會。我自己拿來『看影片學外語』,也常先用數位錄音機加簡單圖示來打草稿,然後用這個再來『謄稿』。
 

Moodle平台 

      即使並未進行網路教學活動,我還是推薦利用Moodle來協助老師串連自己的教學規劃。除了教學資源掛載之外,光是討論區就很方便:由老師提出問題或提供鷹架,引導孩子互動回應,可以是閱讀摘要訓練(例如給一篇文章,讓孩子用Scrapbook畫重點標記後,再貼回Moodle來,也可以直接用文字編輯區的格式工具處理),更可以是寫作發表、檔案繳交,同儕之間的互動,在這裡也有機會延伸。還可以與圖書館閱讀活動、新聞報導媒體識讀活動結合,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替他們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也不錯喔!

*輸入法 

      我現在都用新酷音輸入法 ,打標點符號很方便。

      ㄟ,以上,野人獻曝一番,因為著重於『常用』,也尚未提及硬體的應用。 

跨年來場跨界的CARS壯遊吧!

      近年終又寫完一本筆記,發現自二月起換成無印良品『漫畫格本 』來寫隨身筆記以來,用掉12本了耶!花了些時間翻看,除了回憶之餘,還發現許多『念頭』都一再重覆出現,哈哈,怎麼就沒機會在書店看到自己的書呢?說是漫畫格本,倒不敢幻想自己會畫畫...

attachments/200812/2183239208.jpg

      此外,滿屋子的書櫃不斷填滿再添加,該將同主題的書建個專區了(以往只是隨時間積累而已)。還有Myshare 的書籤,蒐集快4000個,自己還常常遇到『請勿重複建立此連結』....,當然,靈感一來所畫的心智圖,總有許多重複出現的觀點....

      好吧,今年跨年加四天連假,真的來場CARS壯遊~利用最近對多元智慧、合作學習、PBL與ICT混成應用的探索,把這些實體書本雜誌與筆記本、網路書籤與心智圖檔案,統統整理並轉化成『行動專案』!正好也是『一年回顧與新年展望』,相較於大學塾開張兩年(首篇 ),去年跨年 就看著部落格與電視倒數~初衷沒變,始終在變 地相信:只要把握現在、持續有心,都可以一直玩想、變心地期待未來!
標籤: 寫作 書籤

隨格而遇...

      我再看自己的部落格,再從反面角度來看:

1.隨格而遇:

      寫了這些,長成這樣,讓我又看見許多。就好似你搭乘一趟旅程,沿途紀錄後,在新旅程路上,都能帶著既有歷練而使功力持續提昇。同時,對於方向與目標的研擬,可以更精準巧妙達成。

      此外,在後續的網路教學或研習分享中,我發現這個部落格對大家都有幫助,讓我可以在研習當下,經營更好的時光,提供學員最大的教學支援。

2. 隨格而豫:

      這是在重看舊文中,發想出新東西的體驗。例如qr code、google、可能利用即時通訊方式來提供網路教學機會嗎?是不必依賴網路平台的喔!又或者,前一陣子錄製的google教材,過一陣子又發現功能變多而好了,先是竊喜一陣,然後也大膽預測google將來可以有的功能與服務。

      若說想過寫啥而成格,現在反而是站在這個基礎想看不同視角與鍛鍊出更圓融強韌的創執力
 

3.隨格而育:

      不知您是否體會愈加深刻:『無所不在的網路環境』,可以說是『網路將陪每個人一輩子』?至少我感受如此。你對一個不認識的人、物、地或觀點,你會先從google了解他們,甚至有人說『googl不到的,大概就不存在』。

      除了被google追到你,自己在網路上的分身與『歷程檔案』,部落格型態是最便利的形式。『誰沒部落格』一書中提到英國一所小學,讓一年級學生入學開始,就有兩個部落格,一個是自己學習上的表現『當然老師、家長可以共襄盛舉』,另一個就做為自己寫作、興趣的表達。『想讓學生有部落格』,牽涉到許多人和觀念的釐清,或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但『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也好似經營起自己的實體、網路合輯。尤其時間的非同步積累,可以促成cyberspace裡的你更為完整和對他人有益。

      我甚至想著:很快會有一天,我們在面對面時,可以更為交心而即時創新,因為,許多觀念的傳達、溝通而臻共識,早已在網路上(mail、im、rss)都已集思廣益了。大家一起因格而成長,讓我們每個自己都幫人成功!
 

瓊斯盃籃球賽開打,觀戰去。 

標籤: 寫作

隨遇而格..

      這是上月底週末在公車上想到可以寫,從『隨遇而安』改來的。

大學塾部落格半年,200篇,瀏覽人次超過9000。代表什麼?我先問自己,從三個角度來看:

1.隨遇而格:

      我寫了些什麼?其實是「遇上」才想到要寫的。可能從媒體新聞、過往經驗或是學習筆記,當然包含網路踏查心得。有些是預劃想認真寫的,例如網路教學、Google,有些則是意外插曲,例如國中基測。點滴積累下來,發現每篇文章的涵蓋度不一(也許是一個網站連結,也可能是一篇投稿論文),安啦,就這樣了。

給讀者:

    若您也看到此文,發覺本站對您有所助益,就先加上bookmark或是rss吧,一下子東西可能多又雜,倒是可以先看分類、標籤,或是搜尋一下,找到對您有用的就好。我趁暑假,會再整理一次,想利用專題概念圖式編排呈現。

2. 隨豫而格:

禮記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我是個容易想很多的人,連『寫啥在部落格上』,都還一直在想著。

    我定位自己當個ICT的創新擴散促進者,對象以k12教師為主。因而在部落格中,先以科技為何(what)、如何操作(how)、有教學效益嗎(why use)?三層面來談許多事。同時發現從『個人自己玩』到『找伴來玩』,到『建議策略方案』,就是涵蓋了自己、社群、組織的層面,而擴散,也在層級中交互作用,尤其時間要素最為關鍵。您會發現科技冒得多又快,普及成效的面向卻不是等速的。

    另外,許多自思、筆記,大概只有2%會寫在部落格上,我還是掙扎了許久才增加『生活』分類,同時面臨分類與下標籤的考量。若希望促成部落之格,在部落格定位上,我還是以步步為營來運作。

    不過,也有些沒想到的,成為自己新得。尤其在概念圖軟體方面,看見自己在不同時期『遇』到的軟體與想法,現在有可以聚集一堂來再『豫』一下,感覺真的很棒。

給讀者:

      若有興趣,可以試試玩玩,開個部落格,為自己留下數位記憶,也可以和人分享喔!有機會,我還是想玩玩那種具有電子化教學支援系統(epss)的部落之格(blog community style)或部落圈(blogsphere)。

3.隨育而格:

      剛剛說『許多自思、筆記,大概只有2%會寫在部落格上』,除了決定寫不寫之外,還有個因素是花多少時間、如何寫成的?(就是育出每篇文章的過程啦!)部落格有個好處 ,每篇都有時間tag,我發現自己是『想認真來寫時,都會到處逛又想太多,常沒寫成...』,而寫出來的時候,卻也常是『好吧,趁還有幾分鐘,打個草稿就好...不小心就寫完了。』這樣的心得是:不必太認真想寫得嚴謹或完整,而有意無意地留下隻字片語,還是可以成格的。

    這也像是自己時間的長尾積累,時間會趁你不注意時,給予最大的耕耘回報。猛然發現,我從部落格看見自己『長成這樣』?!哈哈,多了一個知識庫的交流場,讓我與他人在『當下』分享時,又多了延伸對話的機會。而他會因時間複利關係,愈滾愈大。所以我喜歡實名寫格。

給讀者:

    『沒時間』,若把說這句話或因而受挫的時間省下來,just do iit,在cyberspace裡的學習投資,可以對real life有更大的roi的。

印證:這篇也是寫在『待會要參加台語研習』之前。
 

標籤: 寫作

Blog寫作方塊構想


  在Blog寫作時,除了遇到「寫怎樣算完整?」的問題之外,大概就是如何切割「看來的」和「自己想的」的問題了。

  常常看許多文獻,對於其中的分析頗有同感,同時也引發自己正在親歷或關注的想法,我覺得有必要將它們整理在一起,這樣在將來要整理文章時,可以有個脈絡依循。現在利用MyShare書籤、FireFox的Sage、ScrapBook外掛,以及Googl Notebook,可以交互應用整理。

  我把引用某人文章的部分當做標題,正文裡條列其說明,再註明原文出處(若是APA格式就可以直接貼用),將整段文句用顏色或方塊標註在一起,然後加上自己想到的或可以應用的領域,也用另色或方塊加以區隔。或者,可以自己來回應自己,持續積累對一個觀點的看法和不同意見

  若是有目的地撰寫文章或報告的話,就可以善用分類,將不同文章陸續整理放在各分類夾中,分類名稱就以主題或近似文章架構的章節來區分,假以時日,在時間軸上可以看見自己寫作的歷程,也有多次修改的考量,在分類統計上可以看見各段落的份量比重,可藉以調整因應。當然啦,若這是一本集體創作的,還可以再用人名專欄方式加以處理。使用F2Blog時,可以建立次層分類的好處,這是我選擇主因之ㄧ。

標籤: 寫作 F2Blog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