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利用Free 3D與RAVVAR製作昆蟲3D模型AR秀!

      在昨晚從Free 3D網站開心找到免費的3D昆蟲模型後,下午利用Ravvar製作成AR,先看成果:

      請安裝Ravvar(睿視) APP,點選右上角先掃瞄我的QRCode,等候下載內容後,逐一看每張辨識圖(PDF),可以出現各昆蟲的3D模型,還可以利用手指按住移動、雙指縮放與旋轉模型。

 attachments/201905/6832074906.jpg

attachments/201905/9223439880.jpg attachments/201905/7849648538.jpg attachments/201905/5809926466.jpg

attachments/201905/1584837715.jpg attachments/201905/8842817661.jpg attachments/201905/4295287933.jpg


      接著談準備與製作,可先參考我的Ravvar入門講義,或是官網教學資源

1.從Free 3D下載模型檔,大多有與Ravvar相容的obj格式,ZIP檔不必解壓縮就可以用,若是RAR檔的,就先解壓縮,再壓成ZI檔即可。

attachments/201905/7426365351.jpg attachments/201905/9310334930.jpg


2.登入Ravvar製作後台,新增一個AR場景,建立名稱、上傳辨識圖。

3.在素材區選擇模型,上傳ZIP檔,或者選用以上傳過的模型檔。

attachments/201905/9385999655.jpg attachments/201905/9150651631.jpg attachments/201905/5768502618.jpg


4.調整位置、選轉方向,視需要縮放比例,並且開啟默認手勢後,存檔即可。

attachments/201905/5684768200.jpg attachments/201905/2854481016.jpg attachments/201905/1103237630.jpg


5.從左上角返回後台,開啟作品的QRCode,即可分享。

attachments/201905/6832074906.jpg

6.這個QRCode只要掃描一次,就可以分別看多個昆蟲3D模型喔!

      學然後知不足,能快速上手玩才好用心設計!還有些應用想法與感想,容後再敘。

 attachments/201905/4767725977.jpg

      早先看到ISTE 出版擴增實境、虛擬實境、混合實境的書「Learning Transported:Augmented, Virtual and Mixed Reality for All Classrooms」很是期待,但礙於只賣紙本就未下單。終於等到Amazon Kindle出版電子書,一發現就力馬下手!
      拿到手後雀躍不已~一如介紹「2016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本書整理AR、VR與MR對應七種角色指標的應用,和我上次整理七個角色玩Google異曲同工耶,這讓我想到更多整合點子。不過,這次先整理本書附錄中介紹的工具資源(電子書也可以LINK,但其中有些失連,我又想取得內文文字,所以利用截圖、OCR、費了點工整理一番)。

      有些在我的部落格介紹過,先整理在前方,其他還有更多值得好好探索,就當是我的暑假作業吧!

Aurasma、此書未介紹RAVVAR ,我自己補上。
CoSpaces Education
Google Translate
Google EarthVoyagerStreetview
Google Spotlight Stories

※此書寫作期間才新增的,我自己補上:Tour Creator
Nearpod
Quiver Vision
RoundMe

      接著看到的許多資源,都只有英文版,AR擴增實境的比VR虛擬實境多很多,免費居多、iPad應用比較多:

3DC   3D modeling app that lets you build, share, and even 3D print your designs. [FREE, iOS, Android and web]
AnomalyMarker
ArCraft Sandbox AR
AR Circuits
AR Studio
Blipbuilder
Breakout EDU
Bubbli
Discovery VR
DottyAR
EON Creator
Figment AR
Galactic Explorer
Gamar
GeoGuessr
Human Anatomy Atlas
Lifeliqe
Merge Cubes ,這我有買兩個,但都沒拆玩,哈!※Apps for Merge Cubes :Th!ngs、Dig It
Metaverse
MSQRD
My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AR
Orb
Popar Bugs Smart Book
Qlone
QuestUpon
Solar App
Solar System
Spacecraft 3D and Android App
Spin Magic
Spy Quest
Storyfab
User-USA Today VR Stories
Virtual Speech app
Vuforia Chalk
WallaMe
World Brush
YouVisit
Zapworks

 attachments/201806/1925956081.jpg

      最近再搜尋大造(DarCreator) ,隨然網址沒變,但公司名稱變成了睿视(RAVVAR) ~,呵呵,看Google搜尋結果,又是一陣虛榮滿足哪!

attachments/201710/7790979269.jpg attachments/201710/8952807951.jpg

      我從申請帳號開始再試一次,確認進入後台後都和以前都一樣,~配合「狂科技in新北教育」粉絲團與週五、六的「行動奇航酷點任務」資訊教育成果展,我們設計規劃了擴增實境尋寶活動,這次以入門製作端來看「圖片基礎模板(pdf下載)」操作過程。這次運用很特別~準北讓大家尋寶,所以提供QRCode訂閱頻道,但不提供辨識圖資訊喔!而且,下圖的QRCode不是當天尋寶頻道喔!咱們現場見!

attachments/201710/7007587431.jpg attachments/201710/2262131689.jpg

標籤: AR 擴增實境

未赴新職搶說(縮)籌

      最近看兩本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創新拼圖下一步:把創意變現的成功心法」,第一本提到,有位作者特地買了美國與東京來回商務機票,利用搭飛機的時候,深入思考,搞定一本合約書~一路寫來回短短30個小時,可是就完成了草稿,4000美元的機票其實是值回票價的。第二本讓我學習繪製「價值藍圖」:以終為始,我預設目標有學生與教育局,不過最終都還是學生,所以規劃思考、教學與推廣都可以相通,此外,在我可以提供服務的範疇中,還要掌握需求者與我必須依賴的供應端。

      呵呵,這篇是彷著整理自己北高來回的高鐵部份筆記~新學年職務安排。在高鐵上,真的有一種「我可以深度想出新解答方案」的fu耶~隨著車體高速前進,帶給思路推進、脈絡鳥瞰感很強很足!

 attachments/201708/6314348255.jpg

      如上所見,新學年起我以「每週二、五各減五節課」形式支援教育局兩天,表定「資訊科技創新應用(AV、VR專案)、資訊產學合作規劃、STEAM專案」等項目。從五、六月接洽至今,其實腦袋裡轉了很多層念頭演替,很多現實情境也變化快速,因此對於開學後的德音、局端兩邊往返,很是期待這樣的新挑戰。呵呵~雖然多年前也有過一段「裡外不是人」的慘痛經歷。

      如標題所言,雖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但真要限縮自己容易想太多的籌劃心態~每週兩天,許多業務推進與聯繫勢必會有斷裂狀態,因此一定要與局端業務承辦人做好默契與充分溝通。同時,在學校裡課務是相對單純的,包括自然教學和科展,我可能容易「不小心」一直掛念業務的繁複與系統探究,必須強制貫徹「深度工作」的週捷輪與臨致靈,專注、單純,相信更有高效率與品質。

      I am Ready.所以有了這樣的支援形式:教師個人可為之AR、VR應用,這幾年來應該掌握的稍具全貌,然對於國家政策、產學專案,仍需再加把勁來統合,建立新北市的策略規劃。我以10月、12月、寒假、暑假,當成一年的檢核點,從AR、VR內容、作品、教學設備、推廣做個全貌監控,接著就看能影響多少人、花費多少時間、投入多少經費以及產生多少效應。
     再從科教→STEAM來看,雖不完全與資訊科技相關,但我就是喜歡「巧妙不分清楚」,尤其兩個月來「iSTEAM」探究,有機會參與「全國初任教師研習」、玩「科教館360、VR共備!」,還希望見學下週的「台中市輔導團高美溼地大探索」....,以前的「以Moodlesphere架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理想,又開始在心裡擾動起來!

      剛剛提醒不能再「不小心」:我把自己放在一層一層裡面,看清我可以服務的對象,或者協助設計被服務的對象、該有哪些供應端與合作風險,趁現在先自己都看過一遍,想攬在一起合併、整合的機會是什麼?有哪些部是非你不可的,就要力求精確拿捏:出手提案,研究報告、親身實踐。同時,我也有著「雙邊兼顧」的理由,想推辭來自外部邀約(在特定時間演特定角色、深度工作)~一切皆以德音、局端的學生與師長為優先考量。

      明天起還有一週設計「106學年週捷輪與臨致靈」!呵呵,「本週不是 週捷輪,但玩得很臨致靈!」這篇讓我懷念起602孩子們~以終為始。


 

      想利用「Unity 認證指標」來參考架構我的「RV(Real Vision) of VR(Virtual Reality) in Education」,結果找到「udemy」網站的「Pass the Unity Certified Developer Exam」課程,內容豐富,收費新台幣300元,就刷卡了。

      「Unity認證指標」共有20個主題,讀著標題與細目,讓我對於unity的功能有了全貌的掌握~參考著來玩Cospaces也更有譜。

attachments/201708/1446277908.jpg attachments/201708/5743024209.jpg

      而「Pass the Unity Certified Developer Exam」課程,計有21節, 118個講座,超過16小時。我試著把認證指標與課程交互檢視,先找自己有興趣的來學習,或許還沒實作,但希望建立起開發工具效能→設計想法詮釋的更佳連結。

attachments/201708/6271885461.jpg attachments/201708/1855483183.jpg

      接著我也逛逛udemy網站的多元課程:教學設計與教學工具也介紹Moodle,以及像3D建模、IoT與AR....,看題目與大綱(當然還有課程單價)都很有吸引力呢!

attachments/201708/3046517353.jpg attachments/201708/6859172773.jpg

attachments/201708/2382410896.jpg attachments/201708/3377939765.jpg

      也許,即便只是把影片放播練英文聽力,找出16個小時應該不難,但也期許自己認真練功喔,哈哈~

      其實只看第一段,就又加買「Build 30 Mini Virtual Reality Games in Unity 3D From Scratch」課程,Fighting!

attachments/201708/8253710130.jpg

「2017全國初任教師」我的簡報、素材分享

      上午七點不到就騎著ubike來輔大,很是興奮的心情,期待能與好友、全國北、東區初任教師們一起學習與分享。

attachments/201708/4630434359.jpg attachments/201708/9026186286.jpg

      其實,還有一種「三角全回憶」的角度:國中時常騎車來文學院圖書館k書,接這是自己的兩次「初任」教師角色~台東分發東海國中之初,以及台北縣教甄奔波後錄取德音國小。即便分別都相距超過十年的三十多年回憶,但站在校門口當下,卻幾乎只是昨日而已的鮮明啊!

      今年「初任教師志業暨教學實務導入研習」有多項創新與豐富課程,可參考親子天下王韻齡的報導~「讓教室變好玩、容許犯錯」社群名師傳授心法 幫助新手老師成功。上午我也來「湊熱鬧」~還真的是超熱啊!聽施信源校長的熱血宣告和語重心長傾訴,真讓我的「熱血初心」又再年輕與狂放呢!

      整理我的簡報、素材分享:我以行動學習「造路在手圓援緣源」、Google應用「Google ISTE」、AR、VR「玩虛實 真行動」三份簡報為主,即便本來各自都講2~3小時,這次希望一口氣分享~年輕有創意的老師們,對科技應用也易駕輕就熟,這回先拋磚引玉,日後再細水長流、社群與網路互動。以下為分享的QRCode、短網址:https://goo.gl/PLECcs

attachments/201708/4897188177.png

attachments/201708/3061665411.jpg

簡報檔

attachments/201708/0197194151.jpg

AR、VR講義

attachments/201708/2029407372.jpg

360素材(回顧

優於Aurasma的大造(DarCreator)七巧

      上週有機會與老師們一起分享大造(DarCreator)的擴增實境實做,發現有「七巧」是目前大造(DarCreator)Aurasma多的好處。先虛榮一下...若您用「Darcreator」在Google搜尋,我的文章可也佔據前幾項呢,哈哈~以下介紹七巧:

attachments/201707/8829863221.jpg

1.中文(簡體)介面、教學示例

      大造(DarCreator)有中文簡體與英文介面可以選擇,教學示例也多元,針對不同功能展示特性,很值得觀摩。當然啦,有些簡體中文的用法可能不習慣....,例如「登出」,他是用「注銷」,呵呵,很怕一按下去什麼都沒了!

attachments/201707/1929024478.jpg attachments/201707/9968315376.jpg

   

2.添加3D物件與編輯模式
      在上次「十試3D物件於AR~大造(DarCreator)暫完勝Aurasma!」已介紹過,在此也特別補充「素材庫」~一媒體類型分類呈現,所以個人上傳的也都可以再利用。此外,3D編輯模式,需要花一些時間來習慣操作,但「立體、深度」的擴增實境效果也真能值回票價的。

3.添加MP3聲音檔
      在以前Aurasma無法加入聲音檔案的部分,現在在大造(DarCreator)裡面可以上傳運用。

attachments/201707/9782744049.jpg attachments/201707/9116633289.jpg

4.添加360全景相片
      這好像是後來添加的功能,讓360全景照片可以運用於擴增實境的跳現圖層。掃描或點擊觸發後,直接啟動全螢幕的360陀螺儀檢視模式。

5.掃描QR Code下載內容
      在作品展現時,大造(DarCreator)提供QR Code與辨識圖一起呈現,這樣可以把圖卡整理起來,分享或交流時很方便,相較於Aurasma訂閱頻道,在鏡頭掃描過程需要切換鍵盤輸入(還必須取得作者頻道資訊),就方便許多了。此外,這幾次發現老師們利用iPad(Mini)無法順利掃描Aurasma的成品,在運用大造(DarCreator)時也都順利OK。

attachments/201707/4052610598.jpg attachments/201707/9782631224.jpg

6.前鏡頭、閃燈
      觀察使用時,多了前鏡頭的機會~這樣若是將手機或平板固定,使用者就有多了自己拿著辨識圖卡來玩擴增實境了。也可以全班一起看共同螢幕來互動。同時,也提供閃光燈功能喔!

7.離開(掃描識別丟失)
      看來是這篇七巧介紹即將告一段落....,卻也是壓軸驚豔喔!
      想像一下:擴增實境本來應該是「拍到辨識圖才會有跳現圖層」,只要「一離開辨識圖,跳現效果也消失」。換個角度來想:如果「離開辨識圖」也是一個教學設計~例如當學習者看完了老師所提供的擴增實境內容之後,接著要做進行什麼學習任務與活動呢?例如接著參與評量、填寫問卷、下一個任務的提示說明....。

attachments/201707/9906133118.jpg attachments/201707/2189857323.jpg

      大造(DarCreator)提供「掃描識別丟失」,可以方便設定一個網頁來進行~當你離開辨識圖時,就會觸發開啟網頁~相較於原來的擴增實境使用經驗,只要善加應用,真可以帶來另類驚喜喔!

標籤: AR 擴增實境

看四月格本玩腦的AR、VR再AR!

      又寫完一本格本,時間正好隔四個月(2/26~6/26),隨意翻看幾頁,都看到與VR有關的體驗與想法,光是第一頁,就是第一個到科教館報到,期待體驗「Vive操作載流導線實驗 」,而今天下午寫最後一頁,也是期待想望未來VR的學習互動生態系統....。這幾天好好來重看一次,做個綜整。

attachments/201706/0194687126.jpg attachments/201706/0069742184.jpg attachments/201706/6929704053.jpg

     

      此外,很特別的是,在這段期間,我還經歷「回附30 」~與大多數附中同學相隔30年後的再相會,很有深刻感觸的是:看到眼前同學們,都會想起三十多年前一起上課、社團活動的種種,我也很好奇大家這30年之間是怎麼「長成如此」的呢?我想,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很希望還有機會再多聊,當然,有緣份再可以一起交織開展。
 
      看格本裡的筆跡與隻字片語,都能夠喚起當時所發生的事件回憶,畢竟,會「動筆」寫下來,想必當時一定有所本。此外,現在看著,不僅有回憶,又能繼續延伸激發新想像與行動力。那麼,我可不可以說:腦袋的功能,本來就是最佳展現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的「機器」呢?接著,再有機會發揮想像力,真正善用AR、VR科技來應用於教學設計與生活體驗,更是值得期待。
 
      從看到隻字片語的回憶觸發,彷如實境擴增般,而放任自己沉浸在那段回憶時光之中,也像一種虛擬實境的體驗吧!此外,當你回來看眼前世界人事物時,再延伸出有如擴增實境般的新想像,真好玩!也像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禪境般成長思考,也許寫完一本格本時隔4個月,在目前常用Google、FB、部落格與即時通訊時,相對少用筆記格本。但也開始期待下一次再把新一本寫完時,又經歷了什麼樣不同的人生與實境的再創發呢?
 
      打開新頁,紙上的空白,真的開始「擴增」了喔!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