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這題的下筆,我當時想了很多「研究主題」後,決定「放感情」寫~畢竟,這是我成為我(新北張原禎)的「本心初衷」(十年廿年 )呢!關於「放感情」之意,可參考「三分鐘的長考:和科學談戀愛?」。

二、請提出一個行動學習的研究主題,設計一個研究計畫。請概略說明此計畫之目的、理論、設計與方法、以及預期結果等。同時請提出本計畫構想之創新,與既有文獻之差別與研究貢獻。

我的初衷出發:

      在新北市這次難得有機會普發平板的時候,在創新擴散的概念上,其實就是思考著如何能夠最快發揮每一台平板的教、學效益?可以讓所有的老師都能夠體會到:以iPad操作跟原有的電腦教室或者是在教室裡的電腦使用教科書的機會,有更多的不同。再由學生小組或個人能夠使用平板時候的教學,又可以發揮到怎樣的境界呢?

      2.0的計劃已經要開始。那麼各個縣市執行的狀況哪些是好的模式?以及真正提昇老師的教學需求的智慧教室的層次,除了從自主學習用載具跟平台之外的教學活動,更多自我導向學習與網路協作延伸,其實是更需要做一個盤點跟擴散的。

◎創新構想
      綜合十多年行動學習載具創新演變、教學模式與經驗,各項研究多以行動學習的實施端為主要描述重點。本研究以學生個人相關學經歷出發,除了確保行動學習教學有效,也關注縣市學校層級創新擴散的現象。

◎研究契機

      學生個人參與教育部與各縣市行動學習推廣多年、也研擬相關行動學習學校甄選、輔導專案。加以國內行動學習學校推行多年來,超過3百所高中與國中小學校,都有許多教學精彩、寶貴經驗,實應多加擴散與傳承。而2020年9月開始,全新北市近3百校,將全面導入智慧學習教室(以行動學習與教學環境整合為基礎),因此設計本實驗方案。

◎研究目的
      採用策略規劃流程建置縣市層級行動學習現場,以創新擴散理論檢視專案實施與導入成效,並據以檢視教育系統數位轉型樣態。
      藉由策略規劃與實踐歷程,檢視科技投資是否適足到位、行政與社群經營是否真能支持教師,並且激發教學熱情與自我督促。

◎設計與方法
      首先與教育當局提案,邀請專家學者與實務經驗豐富之學校師長,籌組研究小組,研擬專案時程與任務。本研究從理論模型與計劃文件分析、實踐歷程問卷與訪查訪談記錄三方面著手,兼具質性與量化進行Design based Research行動研究。

◎理論模型:
一、策略規劃(地方層級策略規劃與執行歷程檢視)
      新北市教育局曾於2008建立「台北縣學校經營策略規劃手冊」,參照Bryson九大步驟,提供校長與夥伴建立學校願景與經營藍圖。依循下列歷程:
1. 發展初始共識
2. 確認釐清要求
3. 訂定任務價值
4. 評估外在環境
5. 評估內在環境
6. 確認策略議題
7. 發展適切策略
8. 敘寫成功願景
9. 撰寫行動計劃

      自教育部於2001年資訊融入教學種子學校補助專案開始,即多以競爭型計劃提供縣市與學校申請補助,唯未參與學校,廿年來仍居大多數。拜近年108課綱實施與前瞻計劃推進,所有學校均投入相關經費建設智慧教室、提升教學效能。因此,更需要學校進行策略規劃、發展導入新興科技之願景與行動。藉由縣市執行推動,可於新學年邀集所有學校建立、繳交校本推動智慧教育、行動學習發展方案。

二、創新擴散
      從創新特質、個人接受與社會系統,提供各校盤點檢視與設計導入方案。
      創新擴散具有五項特質: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試用性與可觀察性。可以看智慧教室、行動學習,與原有教學活動的整合、新發展。
      個人經歷認知、說服、決策、實施與確認五階段,可用以檢視校內各教師成員的現況、資訊應用素養與態度,從而綜整校本文化之微社會系統,找出關鍵人物,建立創新者、早期採納、早期多數、後期多數與固守不動者之間的關聯圖譜,以設計兼具實效與人和之推動策略。

attachments/202011/8744119482.jpg

三、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雖引自企業服務客戶的概念,因應內外部競爭與挑戰加上新科技與社會型態變革,必須轉型因應以提供創新服務,從學校經營的角度亦可參考,從四大面向進行策略規劃:策略與領導、建設環境、創新教學、績效評核。

文件分析
      從說明會開始,徵集上述各校發展規劃資料,再佐以相關文件:公文計劃、各校計劃、會議紀錄、研習與工作坊規劃、各相關公開文本,歸納淬鍊行動指南並提供專案推進參考應用。
實踐歷程問卷與訪查:
      依時程進行各區或學校訪視,由訪視者(指導教授或輔導員) 到校訪查後,撰寫訪視報告與建議,佐以相關問調查現場師生樣態,加以分析統計,提出改進與未來建議。

預期結果(亦為與既有文獻之差別與研究貢獻)
      藉由本研究與專案執行並進機會,持續積累經驗、調整策略方法,期能獲得專案實踐、理論務實修正與創新廣之成果。本研究預期獲得成果:
1、盤點歷來全國行動學習推動成果,提供各校觀摩參考。
2、整理縣市層級大規劃導入新興科技之實踐歷程與省思,提供前瞻計畫未來推進之參考依據。
3、建立行政、校本層級對於教師社群與專業成長之有效支持體系,並提出未來常效永續之創新擴散推動策略。

      經歷了幾個月資格考準備,近日成績放榜通過了,又將開始新的博士研究和退休生活結合的規劃。

      七月宣告我博班資格考「行動學習」的學習行動後,先玩八月博班資格考的自High猜題玩想,九月初,認真寫了五小時!

attachments/202011/7343069048.jpg attachments/202011/9925929904.jpg

      這段期間經歷許多事~主要還是好奇各縣市前瞻計畫的1.0→2.0之轉進探索,先藉著回顧九月作答的展現,從兩個月前回顧、出發,繼續加油~

一、請就近年國內外行動學習研究發展,提出重要的行動學習理論,與各項科技之研發,分析並歸納,各理論與科技對於實務教學之應用。

      行動載具普及十多年來,當前也正邁入5G通訊階段,我們在生活、工作、商業、娛樂與媒體、社交網絡上的運用,大家已無法脫離這樣的環境。繼十年前iPad第一代問世後,從小螢幕手機進階到與課本大小相近的親和閱讀式平板,為教學帶來更貼切的支持與應用機會。
      因應這樣的教學機會,我們見到國內外陸續推出行動學習方案與研究發展報告,從教學研究實驗與現場實務,將既有學習理論與行動載具導入加以媒合、採用與修正並創新。
行動學習具備下列特色:
◎可移動性:擺拖時間、場地限制,有效接軌網路連通,提升學習效率。
◎個性化:依個別學習者需求與意圖,提供個人專屬學習路徑與建議。
◎多元性:連接多樣載具、網路服務與情境,學習資源、教材與課程活動也可多元隨選。
◎普及性:硬體與網路普及,軟體內容輕簡,費用成本低廉,從個人自學、混成學習到終身學習皆可串接。
◎網絡性:除了取用網路服務資源,也建立人際交流、環境連通(物聯網)促學機會。
◎驅動性:在真實情境與學習任務下,個人自主性、協作性都能有意義展現,促使以內在動機與驅力主導學習時光。
◎小模塊性(碎片化):由於移動特性,注意力不易固著、短時間、變化快,學習內容與教材的互動設計也以快易通為原則。

      首先,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得多樣多緒,老師不易再遵循相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而逐步朝向認知、建構主義之教學理論派典。
      我們可針對單一或多項特點,配合學習者年齡特質、學科內容屬性,選用適合之學習理論來實施行動教與學。

      上述行動科技與特點在近年來,雖衍生許多新興科技,如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都可再與行動學習、教學情境加以整合。但無論如何,我們仍須結合教學實務,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有效教學。據此出發,歸納可以幾項學習理論進行核心思考:自我導向、學習條件、主題探究

「自我導向(Self regulation)」
      學習者能系統地引導自己的思考、情感與行為。以使自己能朝向目標前進。隨著學習者年齡與身心逐漸成長,加以數位科技可提供自主探索機會,讓學習者有更多的自信、動機投入,也藉此了解自己與他人,能進行自主學習與同儕交流。從自我觀察到監控,自我判斷到言行、自我省思到強化,
      這可以由老師進行設計,以行動學習活動促成學生在身心、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全方位開展。
      在教學活動規劃上,仍以「學習條件」的進展推進:先讓學生注意、期望,並調用既有記憶,接著進行探索、表現與反應,最後還有學習遷移應用。這樣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當事人當責出發,就適合規劃「主題探究(PBL)」活動,作為行動學習看用科技特色,並與學習理論相結合之學習任務。從問題的定義、發想解決辦法,並據以行動、調整與結果省思,老師可規畫個人或小組、全般的行動學習任務,結合教學情境、網路平台的實虛整合支持系統,提供學生問題解決、進行高層次思考,並能與同儕甚至遠端師生進行交流。

      當然,可持續利用ASSURE教學設計模型檢視與規劃,以「確保教學有效」為終極目標,包含下列步驟與面向:
A:分析學習者
S:撰寫學習目標
S:選擇方法、媒體與教材
U:使用媒體與教材
R:激發學習者參與
E:評量與修正

 

宣告我博班資格考「行動學習」的學習行動

      在Open小將生日這一天(7/11)傍晚的公車上,在第91本新格本首頁許了願:把自己準備博班第二科資格考「行動學習」公開,宣告我這個暑假是非常充實、認真學習的。

attachments/202007/4839136742.jpg attachments/202007/5246396661.jpg

      今天一早就滿心期待地到國北研究室,看看當年「行動學習」的成績、課程教學目標與相關資料夾,準備展開我自由玩耍的學習行動。

attachments/202007/0816702637.jpg attachments/202007/6519514205.jpg

      由於是Openbook考法,我需要充分閱讀文獻、整理筆記、觀點與自問自答模擬論述。不過,從103學年第二學期到現在109學年將開始,科技與社會、教學現場的變化已變化多端,所以我想在暑假認真準備考試的同時,也把歷來所看、所想、所接觸都做個盤點。當時的課程資訊,現在仍可與時俱進:

教學目標:瞭解行動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方式
教材大綱:
1.資訊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
2.行動載具的應用
3.行動學習理論基礎
4.混成式教學
5.行動學習教學設計
6.行動學習教學方法
7.行動學習教學策略
8.差異化行動學習
9.擴增實境在行動學習的應用
10.補救式行動學習


      這個暑假開始,都要認真玩真的,我自許即便身份自由,也涵蓋自主探究、自律自持。不過,還請大家時不時督促我該唸書喔(聽說這就是「公開宣告」的退無可退),哈哈!今天上午印十篇文獻,下午「瞬間」效率記錄佳,繼續加油!

attachments/202007/3833811786.jpg

標籤: 行動學習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