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質的研究期末心得

      呵呵,好快的這樣一學期就回顧完了。

      趁期末回顧各章作業、上課筆記,以及同學們的簡報,腦海裡充滿著這學期上課的畫面。加上每週三到師大與分部上課,總也多了一份回憶廿多年前的大學點滴(生物系),當時參加道整合唱團(擔任鼓手)與攝影社,可是本部、分部兩邊跑四年呢!
      暑假時選課的初衷,在此時印證了一學期來的收穫,也帶著更多元寬廣的心與能量,持續投注於教育與研究現場。

      相信自己這樣一路走來必有許多生命故事,加上五年來撰寫的『大學塾部落格』、目前進行的科學論證式探究之教學與研究,總可以在每次上課中有意無意地獲得一些領悟、再詮釋的洞見。加上參與新北市教育局的『平板電腦與未來教室』工作坊專案,看似任務加多,實則是融合在自己生命軸裡多了一軌來共譜前進(即便是在作業撰寫中,也以『倫理』議題連結到這樣的專案中)。
      一起上課的同學中,有著來自不同系所的特質,在討論或發表簡報、論文導讀時,都給自己帶來另一種心靈與智慧的衝創~擴大視野的觀照面向,也提醒自己多加謹慎省思。
      老師在最後一堂課介紹『現象學』的『存而不疑』,給了我醍醐灌頂之堅定感~提醒自己享受這種『探索人類生活世界的真實聲音,更善用語言表達生活世界的真實性』的學習與思、行實踐,正是多年來期許自己可以『用生命豐盛他人的生命』的最佳寫照呢!
      而介紹五種質性研究方法的比較時,在老師的講解下,讓自己更明白必須活用多元、系統化的研究視角、方法與工具、策略,來好好經營接下來的博士研究生涯。
      這也讓我回憶起在博士班申請的計畫中,曾有這樣的夢想~是否可能有種邀請,利用不同研究取向來看同一件事物:個案的型態可以依一個學校、單一個人或小團體、一項決定,或是一段時期來界定,做為分析研究單位。若能整合從學生、老師、管理者等學校主要成員身上所獲得的資訊,可以對學校整體獲致一個較為完整、複雜的理解,遠超過個案任一特定組件所能提供的觀點。未來在研究歷程中,期待可能有『協同合作研究機會』。若能針對國家教育專業智庫~『綜合型師資培育大學』的數位學習規劃與推動歷程進行探究理解,提供更完整之教育理論論述與創新,進一步再利用數位學習的擴散與分享網絡,發揮影響力,進行跨教育系統間教育價值鏈的延伸與構建,期能達致學習型社會之願景。

      我也要繼續努力與加油,更謝謝老師一學期來的指導與勉勵喔!日後一定還希望多向老師請益才是!
 


標籤: 質的研究

Content Analysis 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法,針對研究對象進行小心、仔細、系統化地檢視及解釋,期能得出型式、主題,傾向(偏見)及意義。所分析的媒體即為人們使用的多元溝通方式與紀錄,包括手稿、相片、影片、錄音資料等。可以應用於各種學科,例如:社會學、犯罪學、心理學、教育、新聞、藝術與政治學等。不管如何應用,內容分析都是一種『編碼操作與資料解釋的過程』。
      質性資料分析主要有三種分析取向:
1.解釋方法:這個取向視人類行為是一個表達多層意義的符號之集合。
2.社會人類學方法:從田野現場進行調查、蒐集資料,對個案進行分析。
3.協作式社會研究方法:研究者與參與者共同進行某些事物的改變和行動,對於資料的建立、蒐集也一起合作。

      上述方法也依循下列資料分析的處理程序:
*蒐集資料製作文本(如:田野筆記、逐字稿)。
*分析地發展或歸納來確認資料與編碼(code)。
*將編碼轉換為類別標籤或主題。
*根據類別,確認相似的段落、形式、關係、相同或相異處。
*檢查排列好的資料,獨立出有意義的形式和過程。
*根據先前研究和理論來確認模式。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內容分析』不只重技巧更重研究者的涉入經營(文本內涵的編碼、歸類到意義提煉)、同時也是持續於各種資料與形式間交互辯證的過程。
      有時,也得從確認內容單元、層級隸屬,還要顧及語彙詞句歸類、編碼設立等考量。不只研究者自身需要具備充分的研究素養與視野,若有合適的科技工具協物,相信更能事半功倍。
      本章提到電腦應用時也介紹ATLAS.ti,就具有很好的協助機會:配合研究進展,一方面讓研究者可以整理各類數位媒體資訊,也提供開放編碼、再編碼、管理註記與網絡圖像繪製的功能。
      內容分析法的優點有許多就是『無干擾研究』的特性:有各種公開與私人的多種媒體與文件可供分析,對研究者投入時間與心力來看,效率與效益是相對經濟許多的。
不      過,也必須注意資料來源(尤其撰寫者)的主觀性、訊息的完備度,加上要避免研究者的偏見解讀與解釋,或者只以自身偏好來取捨資料和詮釋內容,這樣都有失偏頗。若能掌握整體研究過程的科學性,以及三角檢證的嚴謹,當可避免這樣的缺失。

標籤: 質的研究

Case Study 個案研究

      本章之初,作者提及個案研究法常被視為較弱的研究工具與方法,不過,就其『有系統地針對單一現象、個人、社區、機構進行系統化的探究』精神,仍為所有研究方法的核心~以明確的研究問題、設計工具與策略,針對研究對象進行探索而獲致可能的答案與資訊。同時,在許多研究的規劃或者學理建立之初,利用個案研究法也具有先期或先導研究的效益。
      當時申請資教所博士班的研究計畫『多元e智慧學習圈』,就是準備以個案研究法進行,探討本校對於數位學習平台(Moodle)的應用。以下為摘錄:    
      本研究擬探討既有教育體系與數位學習的交互作用之演變歷程,藉由創新擴散現象的觀察和參與,檢視教育系統如何善用數位學習達成上述目標與願景。
      本研究提出『多元e智慧學習圈』模型概念,擬以『綜合型師資培育大學』個案為例,做為理論檢視與形塑的研究對象,探討各層屬成員之間的對話、數位學習導入與擴散歷程、成效檢核。考量以『綜合型師資培育大學』為個案,乃因其學生畢業後,多投入國家各級教育現場,且『綜合型師資培育大學』提供許多在職教師專業成長機會,可藉此檢視『多元e智慧學習圈』模型延伸擴散之搭建。
本研究將『綜合型師資培育大學』視為個案,它包含了多元系所與課程,擁有不同年資和經驗(包含數位學習應用之能力與經歷)的教師、職員,多元特質的學生、家長,也與政府和相關領域產業保持緊密關係。若能整合從學生、老師、管理者等學校主要成員身上所獲得的資訊,可以對學校整體獲致一個較為完整、複雜的理解,遠超過個案任一特定組件所能提供的觀點。
      本研究中,將先對不同層級與屬性之個案加以界定,採用不同的資料蒐集方法。資料蒐集將兼顧質化與量化方式,加以在數位學習平台中,保留完整的歷程文本和數據,可提供非介入式的資料蒐集與檢證。
(原來這也是『無干擾』呢!)
      我也參考『Case Studie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一書,從四層面『規劃和設計使用資訊科技的過程』、『成員行動和文化支持』、『教與學的影響』、『從策略規劃到課堂學習變化』等探討數十個個案,其描述模式以『關鍵提問→個案簡述→分析→結論』之單元撰寫形式,但並未針對單一個案進行長期的整體觀察研究。
而修習『質的研究』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只是『個案探討』的研究者角度而已,自己其實也身歷其中行動著~與母系(師大生物系)師長合作分享學弟妹們相關的ICT工具與可攜式Moodle應用(單機版、免安裝,即可在個人電腦中安裝Moodle平台,以方便學習管理與備課應用),目的是希望學弟妹們不只當學生而已,更可以好好學習利用Moodle來建立教學規劃、數位學習應用,並與當今各級學校利用Moodle的盛況可以立即接軌~利用課程包的分享,就能即時展現自己的實做產出並加以活用~即便在真實職場仍有身為『流浪教師』的風險,但一定可以遨遊於數位教學領域以貢獻一己常才!
      上週聽老師提及師大鼓勵老師們活用Moodle,讓我再把這份想法做一番回顧~或許將來有機會真能加以實踐!
標籤: 質的研究

Action Research 行動研究

      在教育研究的場域裡,尤其是教室實務與教師專業成長領域,『行動研究法』是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這是一個『發現與界定問題後,提出行動方案、實踐、檢視效果並加以省思』的循環歷程,與教學現場的所有活動都能貼合其進展樣貌:可以解決教學問題,也能提昇績效品質。
      行動研究也可以稱為參與式行動研究~由當事人身處現場感知到情況的變化開始,繼而界定問題、尋找可能的解釋與可供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繼而採取行動、持續改進與調整下一步行動,終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問題,也藉由反思獲得實務經驗,可供後續或他人參考應用。

      文中提出Johnson的10個聚焦於行動研究方法的考量,很適合在進行研究設計時一併參照:
1.系統化地檢視,方能看通問題與情境關聯,資料蒐集與解釋也較為全面。
2.並非從答案開始,或許先備知識無法解釋當前問題,可以無偏見地觀察探索。
3.無須特別著重方法與效益,能真正解決實務問題才是適切的。
4.在開始前充分做好規劃與準備。
5.時間長度各不相同。
6.觀察時間不必長,但要有一定常態與規律。
7.從簡單到複雜,隨著研究者經驗與問題的複雜性逐步深入。
8.有時也可以形塑理論。
9.不見得是量的研究~,主要目的在解決問題,而非控制式的實驗。
10.量化式行動研究的結果有其限制。

      接著來看行動研究的三大基本階段:觀察、思考、行動(Looking、Thinking、Action),可藉以展開行動研究,在『界定問題、蒐集問題的答案資訊、分析與解釋資訊、與研究參與者分享結果』四個過程之間螺旋式開展。

      作者也特別強調相片的研究應用:Photovoice這個字傳達得很貼切~在相片中隱藏著訴說的聲音,可以促使賦能與省思,透過討論來鼓勵對話與知識傳遞,並且獲得一些原本並未在控制與研究範圍內的人事相關訊息。

      無論在個人的教學現場,或是參與資訊融入教學專案時,我總是自我期勉並與他人分享:是因為有經費支持的專案所以要行動研究、抑或是原本的行動有意義,所以更值得藉由研究來獲得更多元豐富的省思回饋?我比較持平地看:既然在運作歷程裡,原本就有許多機會留下訊息資料,就依自己流暢可行的運作機制,好好留下值得回憶與持續探究的紀錄吧!
標籤: 質的研究

Ethnographic Field Strategies 俗民誌研究

      與其藉由當事人或相關成員的口語對話之主觀描述(即訪談法或是焦點團體訪問),或許,讓研究者身歷現場、長期參與或旁觀,相信能獲得更多第一手資料,甚至發現無法以言語重述呈現的訊息。這樣的『俗民誌』研究方法,已長期利用於文化人類學領域的研究中~研究者親身投入田野現場,進行觀察、資料蒐集與意義詮釋。

      相較於『小規模設計』或是『研究者主導』的實驗研究,『俗民誌』方法藉由進入一個現場,研究者必須做好準備:想探究的問題可能出現的訊息樣貌為何?現場的人事互動與脈絡是否有特殊外顯或隱含的訊息必須注意?尤其,研究者自己投入現場時,是以第幾人稱的視角(甚至必須彈性切換)來看眼前所有事物?若再加上長期參與的豐富資訊蒐集、發掘與整理,怎樣掌控好的研究進展….,這些都需要研究者不僅事前準備、更要能即時應變與立即調整行動步調才行。

      我們可以從旅人與住民的角度來看:短期參與的旅人,實無法細探察覺田野中自成脈絡的互動氛圍,但也可能因為擁有全新的視角,找到賦予新意的機會。當然,若是能與『住民』角色的研究參與者進一步對話互動,相信更能掌握全貌與細節。

      身為在職教師,可以說自己原本就在現場,所以較沒有『變得隱形(Becoming Invisible)』的考量,若以此來進行研究,可能要多加留意的是『主觀偏誤』的盲點。書中提到『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我有讀過中文翻譯版,如今翻看,加上近日『新北市中小學營養午餐弊案』的新聞,讀來更有許多感觸與唏噓~我們真可以保持客觀立場於教育之田野現場,來檢驗與批判所有事物嗎?
      有關科技工具應用於俗民誌研究,或者線上俗民誌的研究趨勢,讓我更關注兩點:
1.在便利與效率之中,如何更謹慎綿密地掌握多方訊息之交匯,獲取更為全面的意義構建?有了好的研究輔助工具,更要有好的研究者胸懷與承諾才是。
2.針對研究場域中,實體現場與網路世界的混搭(Mashup),是否因而引發多元多樣的當事人自己與人機、人際互動脈絡之量變與質變?這些都有賴研究者涉入時多加留心。

      作者也提到:既然在田野現場可以看見、聽到更多元的訊息,那麼即時紀錄的習慣與策略,以及事後回顧與省思,就是不可忽略的持續功課。同時,關於倫理議題的謹慎,也更顯重要。
標籤: 質的研究

Focused Group Interviewing 焦點團體訪談

      從『訪談研究法』主要是個人參與者與研究者(Interniewer)對話開始,我們就有著導戲、演戲之進展的任務;那麼,『焦點團體訪談』,就一定有更為繁複的細節必須在研究者身兼『Moderator』時必須兼顧。

      『焦點團體訪談』方法,既可作為單獨蒐集研究資料的策略,也可以搭配利用於三角檢證之中。本章是全書中,作者整理最多『條列事項』的一章,顯見其對於『焦點團體訪談』研究法必須面面俱到的提醒。作者對於『Moderator』的角色提出許多建言:何時適合使用『焦點團體訪談』、又該避開哪些?利用此研究法,有什麼好處與缺點?此外,還有一些在訪談進行之動態過程中的引導建議(The Moderator’s Guide )。
      同時,作者也介紹了『焦點團體研究法』的歷史演進,隨著邀請成員、場地與時間的安排,主題導入的時機與對話的引導、訪談形式、工具應用與人際互動(包含面對面或利用網路)不同,都必須因應而有作法與考量的差異。
      並且,本章特別整理了與其他質性研究方法的比較,同時提供整合應用的建議。尤其作者『焦點訪談』與『Unobtrusive Measures」花了不小篇幅來比較,正巧是我將要簡報的章節呢!回到本研究方法的核心,作者提出焦點團體的七個基本成份:
1.清楚定義的目標與研究問題
2.團體的本質
3.環境氛圍與人際關係
4.敏銳的傾聽促進者
5.組織良好有備而來的促進者
6.有結構與方向,但不主導整個討論
7.研究助手


      除了在訪談時,研究者必須全力投入參與經營外,對於訪談資料的取樣、分析與一致性、有效性的掌握更是不容忽略喔!以我自己曾當『焦點訪談』受訪者的經歷,發現有些參與者,強勢主導某些議題與定義時,容易把其他參與者的想法拉引過去,因而偏離了研究者原先設定的方向,我也看到研究者自己慌亂起來,相信對於他後續的資料分析與整理,挑戰就會更大。
      開始看各種研究方法後,個人深深體會:方法與工具的活用,若想藉以獲得研究所需的資料,仍都有待研究者與當事人的個別、集體交互作用才能完整。同時,我發現研究者本身的經歷、對於當事人的主觀見解,有時更是主導訪談進展的關鍵因素呢!

標籤: 質的研究

Dramaturgical Looking at Interviewing 質性研究訪談

      先來看這一連串問題:為何利用訪談方法?需要怎樣的規劃與考量哪些不同的問題類型?針對受訪者與你的關係,在研究目的明確方向之下,互動對話與持續問答,可能達成怎樣的共識?

      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何作者稱此章為『訪談中的戲劇化觀點』了。訪談有如『面對面互動與表演』、『演員與觀眾也對話』,我們預劃一趟有備而來的探究~主動與被動拿捏設計著有目的問題與對話:你相知道些什麼,受訪者可以談些或想說些什麼。在訪談的設計與實踐過程中,研究者的身份既是編劇、導演,更是在不同時刻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員。

      活用三大類『標準化、非結構、半結構』訪談類型與19種樣貌,加以訪談行程的安排、發展,設計好問題,讓身處現場、對於研究關注議題有經驗的受訪者,在訪談的短時間當下,可以暢所欲言。實在是一門科學、又兼具藝術變幻的技能與學問呢!

      訪談的進行樣貌,可能有不同的長短時程、有面對面與電話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些都有優點與限制,端賴研究者的設計、經驗與實踐,才能為研究目的獲得最適切的資料。同時,對於溝通互動、連續的品質,也可能在訪談進行中,適時地調整問題呈現與話語的接續,這些在利用不同媒體與溝通管道時,都各有應考量之事項。

      此外,藉由網路與數位工具之應用,可以延伸出『不必當面相會』的聯繫與資料蒐集。例如事前的邀約、研究目的之說明與訪談提綱的共識,都可以在正式訪談前聯繫備妥,以增加研究效率與效能。關於受訪者或研究主題的相關資料,也能用來與訪談實際資料進行參照或三角檢核。

      除了研究者、受訪者之外,也不應忘了研究成果的預設讀者。一方面在研究進行中,有關訪談紀錄的編碼整理,以及對於研究主軸的相關貢獻,在研究者自身的時間安排與工作中,都可以將『未來讀者』放在心上~在研究、訪談與發表的整體時程上,才得見一齣完美的演出。

      態度,決定研究的品質與成敗。研究者關切研究目的與貢獻,更要尊重受訪者的親身經歷、專業貢獻與隱私,隨著研究過程推進,最後為預設的讀者(包含作者與受訪者)提供一份質、量與學術倫理兼具的好作品。
標籤: 質的研究

Ethical Issues 研究倫理

      社會科學研究者,需面臨比一般人更多的倫理議題。主要是針對進行研究時,有關研究參與者的私密資料,在現今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更強大、大眾關切意識的高漲下,只是秉持『不傷害』對方的考量,似乎已不足以應付這樣對於研究倫理的高要求標準了。
      尤其,雖然是為了科學研究的目的而對研究參與者進行探索,獲得的研究成果,相信也能發揮有意義的影響。然而,仍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對於資料的保護與對於參與者隱私的謹慎處理。本章從歷史的演進提出這樣對於研究倫理的重視程度與規範,目的就是希望提醒我們:在研究初衷的理想下,一定也要堅持對於研究倫理的謹慎。
      有人視IRB (Internal Review Board)為手銬般地限制了研究的開展,但也可以是有一群夥伴無私幫忙提供他們對於你的研究之關切提醒~協助你不要在投入心力研究時,觸及了法律或道德的紅線而不自知。如此,相信更可以達成研究初衷,又能兼顧倫理上的規範,發揮研究真正的影響力。
      針對本章的提醒,讓我對於自己參與推動的『新北市未來教室』專案有所謹慎與期待,同時也面臨一些瓶頸希望能獲得老師的指點。『新北市未來教室』專案,以1500台平板電腦提供各校申請,藉由辦理工作坊、社群經營來推動教師轉變教學形式,主要以『一對一學習之人機載具與雲端學習應用』為主,希望形塑未來教室樣貌。
      藉著修習『質的研究』這門課,讓我有機會從自身多角色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科技導入教學現場專案,在各種層級的教育場域裡所發生的樣貌。我同時身兼『教育局專案推廣者』、『教師專業成長課程講師』、『校本推動的科技支持者』,以及『教學現場的教師』。整個專案的多層級、多進程與多面向,實在有著豐富的可研究現場機會:該如何界定研究問題、選擇單一或多重的研究參與者視角、利用各種工具、人際互動的資料蒐集方法與歷程….等,攜物可以藉著本學期各週的工具介紹與應用,來為自己投身參與的專案進行一番大探索。
      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這樣的專案過程中,有許多資料的生成或是傳遞,都可能在當事人無心或者為被充分告知的情況下,就流為另一端無心者的不當傳播、誤用,甚至在成果發筆了,也忽略了智財權與兒童保護的概念。
      雖然自知無力來掌控專案全貌,同軌地進行一個大質性研究專題,但仍會推動參與夥伴群(預計將有30~50個學校團隊),進行『每童一機』教學相關的行動研究方案,屆時有關倫理議題的提醒,也希望能讓夥伴們掛心在乎,以免造成不可彌補之遺憾。
標籤: 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