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Google眼鏡』的粗淺看法:近在眼前、眼見為憑、盡收眼底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2-04-18 18:12
正在討論低頭族(大家都看著自己手上的載具)時,看到Google推出智慧眼鏡專案『Project Glass 』的討論,好像可以把大家的視線再次拉回、平視前方;而國內即將對於開車使用APP開罰時,將來若是開始顯示資訊在汽車玻璃面,或者就在眼鏡片上,可能又要修法嗎?此外,若是『無人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成熟,車子的前進完全無須駕駛人,所有的乘客,是否開始『全部低頭』?
常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在狀況比較像『科技創新、政策追趕』的局面,而使用者如你我,將會在這樣的交織下,思考與調整自己的觀念、行動與習慣。
談談我對『Google眼鏡』的粗淺看法,藉著幾個成語來看這樣的『新視界』之可能與延伸思考。
『近在眼前』~從直接習慣的角度切入看
本來就在眼前的事物,或者當你身處某時空當下,增加了即時訊息提醒,讓你有更精確訊息據以應對與行動。
本來不在眼前的事物,當下跳現到你的視野裡,得好好『分心』一番,而是否值得忽略眼前現有人事物,就看自己以怎樣的抉擇來享受服務、承擔代價吧!
『眼見為憑』~從務實常態的運作來看
對於沒有眼鏡就幾乎無法生活與工作的我來說,現在多了『Google眼鏡』,可以再怎麼過日子呢?
總是要『看見』才能有務實的思考運作機會,不只希望看到更適及的『近在眼前』(這比更多、更好還重要!),也可以開始想想:當『Google眼鏡』普及時,可能顛覆既有的『新務實常態運作』將是如何。
『盡收眼底』~以數位記憶的人身平台營運來看
當『Google眼鏡』隨身時,或者說『上身』~數位科技與人腦的物理、生理接觸最貼近的機會,加上原來對於心理和情緒的影響,就如同紐約時報『The Bionic Bond Of Man and Machine 』所說,人成為了一個平台。
『Google眼鏡』可以整合各種訊息,你可以即時攝錄影與錄音、聲控,最流暢地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即時轉錄到個人生命的數位記憶中。相對地,我們也必須接受:這樣的運作,必定會是在一種更大的服務網絡全包覆中~你的眼前、你的眼見,絕不只是收在你自己的眼底(數位記憶)而已,一定也需要與人交流、藉由數位存取方式傳播與保留在可能也讓他人看到你眼底的機會。
我把自己的衷心想望再聚焦得單純些~在教學時空當下,師、生們的雙眼(若也都戴著『Google眼鏡』)之間,我們可以怎樣好好地經營這樣的『近在眼前』、『眼見為憑』、『盡收眼底』呢?
Google Paly圖書的筆記檔案 (2020-07-08 14:30)
設計「Google試算表、萬用遙控器與IRS作答應用」考量 (2020-06-23 09:37)
AQAA的未來完成式三部曲 (2020-06-19 23:01)
用「AQAA」發想AIR應用多樣性! (2020-06-10 21:40)
利用Google試算表讀寫Web:Bit語音朗讀與辨識~欄位變換應用 (2020-06-02 22:18)
萬用遙控器的18般武藝 (2020-05-31 20:00)
結合語音辨識與NFC輸入建立Google試算表資料 (2020-05-27 15:15)
利用Google試算表讀寫Web:Bit語音朗讀與辨識 (2020-05-26 20:12)
360看雲去! (2020-05-1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