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行動學堂~以Moodle建構行動學習專案與教學連通平台

      想了六年、多次提案,終於這回自己親自認真玩,玩真的 。在2009-10-10提出『以Moodlesphere架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2014-01-09『小資男獻曝~利用Moodle建構教學專業輔導圈! 』,加上自己當年博士班申請論文計畫『多元e智慧學習圈 』之後,今年新北市105年行動學習學校,我就以Moodle來建置『新北行動學堂』,期能為專案推動、知識管理與社群交流、混成學習的多目標達陣。

 attachments/201601/4244821568.jpg

 attachments/201601/2241137054.jpg

      利用Moodle課程包與開課,建立教育局、學校、教師團隊(與學生)的連結,把原來Moodle的『老師、學生互動關係與課程內容、活動』使用邏輯,轉想為『專案文件、研習教材與實作、對談紀錄、歷程省思與產出積累』,就可以暢通無礙了!

◎帳號登入

      這次『新北行動學堂』,特別感謝樹林國小保太老師協助建置Open ID,市內師生只需要利用校務行政帳號,即可成為『新北行動學堂』成員。另外對於輔導教授或相關合作夥伴,我準備以他們自有的email帳號,在moodle裡新建帳號即可。

attachments/201601/6307412850.jpg attachments/201601/3280361947.jpg

◎開設分類與課程

      目前我先開『行動學習專案』課程分類,將來可能再依地區、領域、或教學需要另外開設。課程部份也是,先開設『105行動學習專案中心』課程,以及『專案學校xx』課程。『專案中心』主要由教育局資教股專案同仁擔任教師,學校成員擔任學生,提供專案計畫文件、公告、研習聯繫等資訊。並且整合Google日曆,將來可以彙整各校辦理活動的同軸多軌行事。除了利用Moodle的資訊頁面呈現,主要利用討論區開設~在各主題討論區張貼、回應,還可以提供連結與檔案上傳等。

 attachments/201601/3990438604.jpg

      而在討論區的設計中,還可以利用『隱藏』功能,讓只有此課程的教師可見、學生無法點選~作為內部文件整理之用。非專案成員的新北老師可以參加,尤其相關研習資訊的交流,甚至也讓『參觀者帳號』可以瀏覽,例如外縣市夥伴或產學朋友們。

attachments/201601/1672135658.jpg attachments/201601/3123864140.jpg

◎指派開設教師與課程包備份、還原應用

      『專案學校x』課程,就是配合今年36所行動學習學校,有些也是教育部行動學習成員,所以,是教我以,是教育針對各校參專案的需求,先建立通用課程,再備份、還原多次課程包後,修改成各校名稱,作為該校的專案運作網站~可以針對校內為主的訊息發布、文件收納、成果匯集。我會將參與學校的主要成員先指派為該校的開課教師,之後他們就可以自行運作了。同時,各校考量哪些資訊想公開、是否開放他校教師可旁觀,這些都很彈性。當然,若有興趣以Moodle作為教學平台運用,在自校或教育局的Moodle開設課程,都樂觀其成。

      每個參與專案者都是校內同事,若專案目標中可以藉由Moodle支持教學的部份,就更加方便了~使用相同的平台與行動邏輯,最為省事高效!當然, 課程包的設計可以經由承辦單位與參與夥伴同討論,兼顧專業對話、歷程紀錄、行事公告等各種功能,並預想著經過一年後(請想像那種甘特圖是有提醒功能的樣 子…)直接匯聚成果的樣貌。

      輔導教授群也是,在專案中心、各校課程裡扮演多重角色,也考慮建立輔導教授群專區,可讓教授們有獨立聯繫與交流的區塊。

      如果,友縣市夥伴(如宜蘭縣、新竹縣Moodle也多活用)或者教育部師長想一起玩,也很方便擴散交流喔!以下再把當年想通的『時間同軸多軌』預期效益整理呈現,野人獻曝啦!當然,期待在專案啟動會議報告後,能得到更多學校師長們的建議、參與,共襄盛舉,一定很精彩!

*學校、老師   

      在學校中,參與社群的老師,原來就有著一定的教學課務,加上這次專案的資源與團隊機會,不只為自己,更為伙伴們、學校,帶來更多專業成長的契機,不僅提升教學成效,也可促使校本知識管理氛圍的形塑。

      從專案參與的每個老師角度出發;每個禮拜一、二十節課,怎樣更有效率地進行專業成長、精進教學呢?不外乎建立起一個自然運行的架構!將教學規劃與執行、專案學習研討與對話、產出成果等,都依每次的當下運作而簡易上網設定、填寫,也為自己的教學歷程做了最佳紀錄。

      理想中,專案成果的樣貌,是在這樣的積累之下自然凝聚而成的。到時將Moodle課程包匯出,可以分層級與資料隱密性有不同的考量,只要行政端設定的架構讓大家依時填寫、匯出繳交,在行政端也自然有了所有社群團隊成果匯集呢!

*部、縣行政端

      從申請、審查、核准、專案啟動.....,有一年多的時間,幾乎是『全國各校社群同時間軸運作!』有許多公告周知事宜、臨時宣導與調整方案,必須統一讓各參與者知曉、回報。尤其,審查階段的計畫,也可能因審查中給予建議加以調整、媒合類似屬性的校際社群又可以藉機合作﹝例如地區、主題策略聯盟或是合辦研習共享思源等) 拉出一種『不特定網絡』的社群關係。

      由於學校申請的核可權限在各縣市教育局處,因此,在縣端可以掌握各校現有的運作社群方案,若有足夠的人力與支持架構,當可以善用槓桿機會,在專案執行過程中,協助各校社群間互通有無與資源分製共享(或者讓參與專案的校長、主任們也多一份聯繫網絡)。

      同時,趁這樣的專案進行階段,設計出計點、時數核給的機制,也可以促使本次未參與專案的老師們觀摩或加入各社群討論的機會,如此凝聚起來的教師專業對話,一定更豐盛熱鬧!     

      這樣,真能期待將專案的初衷無縫與綿密地傳遞,更有著螺旋放送的擴散能量!
   
      這樣的設計,也為行政夥伴帶來槓桿效益:所有社群的運作歷程,彼此都可以交互觀摩,善用大家之間的競合力道,可免去盯進度的聯繫和尷尬。如果可以的話,還期盼行政端也能規劃相關的cipp評鑑設計,也許邀請研究夥伴或與大學合作都可以。在這樣的系統中,許多待研究的資訊非常豐富呢!

標籤: moodle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