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法則圖像

      利用「三的法則」實例很多:你我他、天地人、正反合,都好記好開展。九年一貫: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108課綱素養:ABC三面九項、自動好,做用想,似乎也有如此巧妙呼應。
      我利用Canve畫這樣三圈圖,在彼此之間的交互,還有共同的交集上,可以做為思考發想的參考框架,也來一次次分享三個圖,哈哈。
      從生活、專案、理論、世界觀方方面面,都享受玩想的樂趣與成就。以下野人獻曝分享:


看待實虛整合交互的實體原宇宙、數位元宇宙,我想都是因為你在乎,或者為了某些事情、某些人,想著可以結緣的機會(心上緣) 。

近日認真思考班杜拉(A. Bandura)的「三元交互決定論」,強調個人主體(P)、內外環境狀態(E),以及內隱或外顯行為(B)之間,都存在著彼此相互影響、也共同持續演進的狀態。無論是看自己或觀察他人、社會現象,是在一個什麼狀態條件下,這個人的思考、言行表現,都能夠用這個框架來分析。此外還有自我效能、自我導向學習、社會學習等可實踐的理論框架。
這也是我喜歡智慧造境想法的參照,繼續發展EPBL2.0。

我發想的TASK:Totally,責Accountability、擇Strategy、則Keep:這個人或事件而言,有當事人再所處的時空當下,因為角色、任務跟承擔,或者有期待目標,會璇則、決定各種行動,並且動態地總體持續進行、演進開展。
本來只有ASK,發問、提問而思考:任何一個當事人面對現況與環境變化,依其自有的角色職責:學生有學習權利與任務、教師設計教學、行政、家長與企業也都各司其職善所長。
   因為在自己的位置上得以行動,因此也在意與可主導行動後的效應,這個責A,我選擇問責Accountability,亦即涵蓋了角色與表現。
   在思索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行動上,加上許多資源(包含實境、物、人與數位)可以整體調度,面臨著許多設計規劃與選擇,接著採取行動,這個擇S,我選擇策略Strategy。
   開展行動後,勢態也整體持續演變,過程中仍得以動態調控因應,但以終為始地將結果導向愈來愈好的境界,同時也需要常態地經營維持,這個則K,我選擇保持Keep,Keep Going!
   後來覺得也可以全方位而加上T,又正好成為「任務TASK」,現在規畫方案與寫作論述,也藉這樣的TASK自我提醒構思。

attachments/202207/5402387841.jpg attachments/202207/3894551552.jpg attachments/202207/6697210261.jpg


      之前的「從情何以堪到共享盛舉:我的數位學習精進18想」,也是這樣陸續積累出來的:

      探討專案時,可以思考的是中央政策、經費,下放到地方之後,權責單位執行是在學校本位,尤其以師生為中心的教學現場。
      這次的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有三大部分,就是行動載具(MDM)、內容軟體(GPS),還有教學數據(LRS)。
      可以從政策的提供到公文的描述,再到新聞之間的關聯,掌握整個專案進行的品質跟進度,後續追蹤有有譜有據。

attachments/202207/1261500294.jpg attachments/202207/3233798844.jpg attachments/202207/1011833860.jpg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