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有些舊,ICT影響了教育學嗎?

      這是在『ICT,Pedagogy and the Curriculum 』書中的表,探討『教育學』是否受到了ITC的影響,呈現有了ICT之後的新、舊教育學(Pedagogy)差異,對於資訊時代下,教室管理的轉變與考量(Cyc是我自己邊看邊想的事...):

Old     pedagogy

New pedagogy

 

書裡有什麼,老師教多少,學生就知道這麼多

學生使用策略決定什麼是值得知道也需要保存的~並非所有資訊都該學習

Cyc有哪些事物是不必我們指導而孩子就會的?造成目前哪些狀況呢?呵呵,線上遊戲一定是頭條!

老師採用講述式教學來傳遞他(她)要給學生們的知識

從許多的資源中,老師幫助學生存取、選擇、評估、組織並儲存資訊

Cyc:ICT教學實況中,有多少機會與環境給予孩子們進行探索?將來的手機與電子書包、雲端未來教室一定預多機會。
而後,主題、小組、合作,還是有時間與能力範圍、思考深度的限制喔!

學生們利用類別方式傾倒或組織資訊

 

學生們依據一定範圍的觀點來依類別組織資訊

Cyc:利用標籤(Tag)、心智圖、多媒體轉換與展現,如此又合作溝通與互動機會。

學生將資訊擺放紙上給老師檢查,或者貼在牆上讓全校觀摩

 

學生把作業放在光碟或張貼到網上,家長、親友與更大範圍的觀眾都能看到

Cyc:部落格、Moodle、多媒體形式、e化歷程檔案

主要的知識來源是書本與期刊報紙

線上書刊取代原有的寫作與出版型態

Cycweb2.0概念,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與上傳,但面對過多資訊、個人仍需自有觀點與思考架構。(Big6)

文字是固定不變的

文字是可編輯的

Cyc利用Scrapbook、Moodle推讀報與摘要應用!

學生的資訊來源選擇有限      

 

學生們的個人選擇是可期待的

Cyc:一班中,老師如何做到各取所需、自適與個別差異,還希望可以教練式指引?

使用科技的目標並未整合或呈現

利用科技的力量整合教室中的學習目標

CycASSURE中的SURE更顯重要與實踐!

像報告這樣的智識作品,寫定於紙上並結束了

 

智識作品可以持續演進,增添主題、取代或改變

Cyc:多版本管控(如果還有合作的話),期限設定的必要
尊重智財權與推廣創用CC概念

以文字為主的報告,並未呈現與作者的任何關聯

具有動態、圖表或圖畫的網頁~有一定範圍的多感官形式可表達並建立與作者的個人關聯

Cyc:多提供讓孩子們為自己的作品投入心力的機會。

孩子們必須為每次表現都要作一份整齊的手寫報告

智識作品可以多彩與設計化,並能以專業外觀的形式列印

Cyc:拜數位化之便,更可以幫孩子建立e 化歷程檔案喔!

學生相互隱藏自己的文件,只允許教師閱讀文件

學生們交流有關編輯的技巧,並且修改作品。

Cyc:有時候,欣賞(或是挑毛病)他人作品時更認真呢!同時,『現場發表力』也需要提供機會來鍛鍊。

把文件帶回家,與父母或其他人分享

老師邀請學生利用附件或網頁形式來分享他們的作品,同時可以持續修改與發佈

Cyc:求精不必求多,好好地投入心力時間來琢磨,才有好作品!

知識只能顯示於單一形式中

利用不同軟體來剪貼資訊,知識可表現於多種形式。如網頁、紙本報告、PowerPoint簡報等

Cyc:有時在不同媒材與工具之間混搭操弄,也能激發新創意呢!

知識只能顯示為線性形式

知識可以顯示為線性和超文本格式。班級可以討論每一個的好處

Cyc:希望早日看到那種個別或小組,能在同一堂課中『同軸多軌、流暢運行』的心流時光啊!

年輕學生不使用科技,也不擁有電子設備工具

年輕學生很早也經常使用科技,也彼此討論使用工具的策略

Cyc:孩子們多早年紀、多少設備環境、使用多久時間...,仍需要父母有正確觀念來引導與把關喔!

 

      您可以拿來檢視一番:目前自己的教學與ICT的使用上,是否都得除舊用新?即便所謂的『新』真的不錯,但實施起來,可能時間不足、教學負擔加重,反倒可能有負面效果,這些都需要量力而為才是。

      也可以提醒自己:在知曉這樣的差異後,更能善用合宜的ICT,以確保對學習有效提昇的實踐~看自己能將新、舊混搭出更好的教學實踐,才最重要!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698